2012年1—5月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2012年1—5月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钱红强1王丽2陆超2(通讯作者)

钱红强1王丽2陆超2(通讯作者)

(1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卫生院213138;2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13001)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通过电脑程序调取门诊药房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率(DDDs)进行排序。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病原送检率低,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缺乏依据等情况。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用药分析DDDs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108-02

AnalysisofAntibioticsUse

intheOutpatientsinOurHospitalDuring1—5Monthin201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usingantibioticsinourhospitalandpromotetherationaluseofantibioticdyug.MethodsTheDDDsorderofantimicrobialagentsin2012wasestimatedbycomputer.ResultsTheaveragerateofantibioticsusewerehighandpathogendetectionratewaslow,thecombinedapplicationofantibioticwasnotwellperformed.ConclusionTregulatethemanagementofusingantibioticsmaypromotetherationaluseofantibiotics.

【KeyWords】AntibioticsAnalysisofdruguseDDDs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比不可少的药物,是医院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使用情况对医院药品管理和医疗水平有重要的影响。现在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细菌的耐药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个大问题,为督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们根据WT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2012年1—5月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计算机中心调取我院门诊2012年1—5月抗感染用药数据,统计药物的规格、用药量、价格、金额等。

1.2方法

对使用数量前10位的抗感染药物品种进行评价,其中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值的确定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DDD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5版)[1]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平均每日剂量。用药频率(DDDs)=药品消耗的总量/相应药物的DDD;DDDs值越大,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日治疗费用=总购药金额/DDDs。

2结果

2012年1—5月共抽查4781张门诊处方,其中抗感染药物处方共2604张。1—5月份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百分比见表1;具体抗感染药物的DDDs排序见表2、3。

表12012年1—5月抗感染药物使用百分率统计表(%)

3分析与结论

3.1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2012年1—5月抗感染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4.5%。根据国家管理年规定医院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应为<50%,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偏高,基本合理。据统计显示,联合用药以单联使用为主,二联存在一定的比例。二联用药主要是头孢类与大环内酯类,头孢与氟喹诺酮类等。同时在4781张门诊处方调查发现,抗病毒药物与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达到了426张,在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大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2],反映了我院门诊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在联合用药中糖皮质激素也有较高的使用,如地塞米松,大部分使用于发热及防药物过敏中,在短时间内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但也不能滥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从表2、3中可以看到,口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较注射的高,是因为口服抗菌药物以盒或瓶为单位调配,用药时间长,并且门诊一般以轻中度感染为主,口服便能控制感染。在口服与注射中头孢的种类最多,头孢以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毒性低以及老百姓的熟知和医生的用药习惯,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开发的大环内酯类新品种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在药效学,要动力学特性以及不良反应等方的改进,临床应用增加,深受广大医生的青睐,口服中均排在前几位。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双重的杀菌机制,抗菌活性高,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及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也有较好的使用,如加替沙星。

门诊抗菌药使用实行分线管理,一般以一线为主,二线与三线基本合理,从表2、3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二线药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如头孢类的头孢曲松、头孢他美酯等,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喹诺酮类的加替沙星,这主要以门诊起病急,病情低,用药疗程短,医生一般凭经验用药,药敏试验几乎为零医生青睐使用广谱的抗菌素,应注意菌群失调及耐药的问题[3],尽量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同时在表3中可以看出,我院存在一药多规格、一药多名的现象,并且使用率都很高,也需要加强合理的管理,让医药市场有序。

3.2结论

从上述排序结果和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椐此制定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和个人化给药方案;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适应症、禁忌症、正确掌握给药剂量,疗程,时间和途径,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医生应努力强化和更新药物知识,排除外界的不良因素的影响,药师不单要注意正确配药发药,更应积极参与和协助医生正确用药,我们只有在科学的的指导下,正确、安全、合理的使用抗感染药物,才能减少细菌的耐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4]。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79.

[2]全心荣.我院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5):43-44.

[3]夏培元,彭永富.2001年—2003年重庆18家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利用分析.中国药房,2004,15(11):678.

[4]陈丽云.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调查和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