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制粉系统泄漏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锅炉制粉系统泄漏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

伊皓

伊皓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713602)

摘要:锅炉制粉系统漏泄占机组所发生的各类缺陷的30%,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总结制粉系统漏泄管理经验,对锅炉制粉系统原因进行分析并综合治理。

关键词:锅炉制粉系统漏泄、原因分析、综合治理。

BoilerMillingSystemLeakageAnalysisandComprehensiveTreatment

YiHao

(BinchangDatangPowerGenerationCo.,Ltd.ShaanxiXianyang713602)

[Abstract]Boilerpulverizingsystemleakageaccountedfor30%unitsofvarioustypesofdefectsoccur,seriouslyaffectthesafeandeconomicoperationoftheunit.Summaryofcoalpulverizingsystemleakagemanagementexperience,toanalyzethereasonsandcomprehensivecontrolofcoalpulverizingsystem.

[keyword]Boilerpulverizingsystemleakage,causeanalysis,comprehensivemanagement.

1前言

某公司锅炉制粉系统运行期间,漏风、漏灰、漏煤现象严重。通过对锅炉制粉系统漏泄原因进行分析并综合治理,积累管理经验及工作经验。

2设备简介

某公司锅炉为上海电气集团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G-2084/25.4-M979型超临界直流锅炉,四角切圆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锅炉燃烧系统按中速磨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

每台锅炉共配置6台ZGM113N型中速磨煤机,5台运行,一台备用。24台直流式燃烧器分别布置于炉膛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四角切圆燃烧。

3运行状况及泄漏原因分析

3.1热一次风道

热风隔绝门、调整门门轴盘根磨损,造成漏灰、漏风;热风隔绝门、调整门以及热风道焊缝处脱焊,漏风漏灰。

3.2磨煤机本体

磨煤机本体漏泄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部件磨损。磨损部位主要为磨煤机壳体、分离器内锥体、磨盘静环、分离器顶部及四周、磨辊装置架等。1B、1C、2B、2C、2D磨煤机大修时,对各部位磨损进行现场观察、测量,分析。下图为易磨损区域示意图(箭头所示位置为易磨损区域)。

3.2.1磨煤机壳体、分离器内锥体、磨盘静环原安装龟甲网及防磨材料脱落现象严重,应主要原因为原煤中含有铁件及石块,飞溅起来冲击防磨材料所致。

3.2.2分离器顶部及四周主要磨损部位主要磨损在风粉出口处,风粉混合物冲刷所致。1B、1C、2B、2C、2D磨煤机分离器顶部原钢板厚度为30mm,现磨损到8-10mm。6月9日1A磨煤机2号送粉管道漏粉,实际为靠近2号送粉管道处分离器顶部有磨穿现象。

3.2.3磨辊装置架主要磨损在防磨板,原厚度为20mm,现磨损为10mm左右。

3.2.4因煤质原因,磨盘密封(炭精密封环)易损坏,造成漏灰漏风;磨煤机入口煤闸门处迎煤面磨损,造成漏煤漏粉;磨煤机拉杆装置下密封体磨损,造成漏风漏灰;磨煤机液压油系统、润滑油系统有漏油现象。

3.2.5排渣箱出入口门门板处漏灰漏风以及二次门开启时排渣箱内微正压引起飞灰以及人工清渣二次污染。

磨煤机本体易磨损区域示意图

3.3送粉管道

无论是磨煤机出口垂直管段,还是锅炉14.7米平台上弯头后1米直管段磨损部位都在迎风面,即风粉紊流区域。见下图(箭头所示为易磨损区域)。

4锅炉制粉系统综合治理

4.1热一次风道治理

4.1.1将热风隔绝门、调整门门轴原耐高温盘根及石棉盘根相结合的密封方式改造为耐高温橡胶密封圈密封形式;重新布置门轴密封风管,使密封风量加大,来解决门轴处漏风漏灰问题;

4.1.2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热风道系统进行仔细、认真检查,发现一处,解决一处,对于磨损严重部位(如调门、隔绝门处),进行粘接耐磨陶瓷片处理,确保机组运行后不发生热风隔绝门、调整门以及热风道焊缝漏风漏灰现象。

4.2磨煤机本体治理

4.2.1磨煤机壳体、分离器内锥体可修补龟甲网,重新填充防磨材料来处理;为保证通流面积不受太大影响,分离器顶部及四周治理采用粘贴厚度为6mm防磨陶瓷片为宜;磨辊装置架采用更换防磨板处理。

4.2.2及时更换磨煤机磨盘密封用炭精密封环。在磨煤机大修时,检查磨盘动静密封处间隙,尺寸超标时利用钢筋及时修复。

4.2.3将磨煤机入口煤闸门处迎煤面内贴不锈钢板(厚度3mm),使之更耐磨;

4.2.4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拉杆下密封,将拉杆装置磨损降低到最小,确保磨煤机运行安全、消除漏灰、减少漏风量;

4.2.5及时消除磨煤机润滑油系统、液压油系统漏点。尽量减少磨辊提升次数及升起时间,使得液压系统不长期处于压力较高状态,破坏各密封部位(原因:因磨辊提升状态下,液动换向阀关闭,液压油站此时处于全封闭升压状态,液动阀组下方密封用“O”型圈处于承压状态,减少磨辊提升次数及升起时间使得此“O”型圈使用时间更长);

4.2.6将磨煤机石子煤排放系统开放式改造为全密闭可移动石子煤排渣箱。

4.3送粉管道治理

4.3.1磨煤机出口垂直管段。1B、1C、2B、2C、2D磨煤机大修时,垂直管段及联管器已磨穿。采用更换为内衬耐磨陶瓷防磨管处理。

4.3.2磨煤机分离器上部弯头后直管段及锅炉14.7米平台弯头后直管段采用粘贴6mm厚陶瓷片处理。一套制粉系统约需对24个弯头后600mm距离进行处理,单台炉约需处理90米。

5效果

已更换1A、1D、1F、2C、2B、2A磨煤机磨盘密封(炭精密封环);在1号炉停炉检修中,对磨煤机分离器内外锥体、顶部以及送粉管道弯头前后粘贴6mm后内衬耐磨陶瓷防磨管处理;更换1B、1D、2C磨煤机拉杆密封下密封体等工作,效果明显。磨煤机排放系统改造后零米卫生大大改善。

通过综合治理,有效的改善了我厂制粉系统及一次风管等易磨损部位的耐磨周期,更为我厂文明生产达标工作奠基了基础。

改造后的锅炉零米环境

6结论

锅炉零米治理是文明生产的一大问题,必须常态化。发现一处,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解决漏泄问题。确保制粉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现场整洁卫生。

参考文献

[1]《DLT748.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

[2]《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制粉系统防漏篇》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