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葛进军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315609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近些年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目前,在开展机械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性教学方式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而职业教育中的机械教学主要以实践为主的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为创造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机械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深入,对各类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的各项要求,充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具有充分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创造性教学方法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循序教学,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在机械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教学法,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情境,极大程度上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性教学方法简介

创造性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创造性教学法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包括问题性、探究性和个性化等。在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创造性教学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进行更新,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于其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机械课程涉及到了电路知识、机械结构、力学原理等,其本身相对枯燥和乏味,如果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往往会感到厌烦和恐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创造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对机械设备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目前来看,创造性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的机械教学中,己经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却并没有取得应用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对于创造性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职业院校一般都是将创造性教学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有效落实,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影响了创造性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创造性教学法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在许多职业院校中,受教师个人因素的制约,创造性教学并没有能够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与一般科目相比,机械教学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重复和讲解,而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则教学氛围就会变得非常压抑,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投入力度不足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对于相关院校的教学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受资金条件的限制,想要确保教学设备与社会中的发展平行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在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死板僵化的教学观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实际上,从教学的根本目的来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机械专业的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思维的创造性,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坚持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身为辅助,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创新教学手段

在机械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竞赛、实践操作比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绪特征进行把握,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树立起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将自身与学生放在同等位置,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彼此接纳,避免出现学生厌倦教师、教师讨厌学生或者学生之间相互排挤的情况。

(四)完善教学评价

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定,使得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往往都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各种考试层出不穷,学生单单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会感到疲惫,甚至教师也会对这种评价方式深恶痛绝。而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进,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指标的方法,而是应该关注学生日常的表现,从多个角度,从不同的层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从而使得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五)健全监管制度

要想确保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良好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充分重视起来,认识到创造性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够保证其有效落实,保证应用效果。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应该制定良好的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提升教师对于创造性教学法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同时,应该督促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对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对学校整体的教学氛围进行更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教学方法一定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在今后的机械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创新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烨,娄琳.浅谈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

[2]陈建根.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3).

[3]韩清梅.创造性教学在中职机械专业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

[4]李辉.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