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刘辉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号:2013211043055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不断渗透,基于多元数据收集、整合、分类、处理的大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为政府各项事务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技术与认识上的不足,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仍然集中于纵向政务业务领域,这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为推广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个,则需要加快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推动电子政务系统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造“数字化政府”。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电子政务;应用

1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1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现阶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地域、城乡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迟缓,缺乏明确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各部门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传递信息的系统,信息共享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面临着阻碍[2]。据统计,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省级政府部门占总体的13%,实现少量资源共享的市级政府部门约占总体的32%,实现少量信息资源共享的区县政府部门占总体的28%。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整体结构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因素,电子政务起步晚、发展缓慢。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可知我国电子政务因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电子政务管理困难,数据信息的传输受到阻碍,数据信息使用不便,阻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1.2公众参与方式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目前,我国政府网站不但提供大量公共信息,公众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为政府进言献策。公众参与的方式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征求公众意见共同制定政策方面还有待加强,应充分利用公众反馈的信息辅助政府决策;二是随着公众参与的增多,建议和反馈信息将呈几何级递增,要在数量庞大、复杂的数据中快速找到热点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回复与响应,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2.1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政府网站大数据分析

为准确掌握网站的浏览情况,大多数网站都会对用户的日常浏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相关分析要素包括用户访问的路径、不同网页的停留时间、浏览网页的具体时间等,通过对以上要素的研究,能够对用户需求、习惯进行准确分析,并能够对后期网站缺陷的具体调整提供指导性意见。

以某政府网站为例,由于网页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在用户打开某一页面时,长期处于等待状态,如此一来,用户对这一网页的实际浏览次数将为0。针对这一情况,网站管理人员通过对某一周期内的网站浏览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一定周期内浏览网站用户的数量较大,且相关要素成倍增加,所以,在处理以上信息的过程中就用到了大数据技术。对于网页访问次数出入较大的数据,则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在排除网页的可链接性之后,检查网页内的相关信息,却保网页内信息的可靠、安全。通过用户浏览网站后留下的大量信息,网站一方可以将用户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以实现网站信息向用户的精准推送。并且,经过大数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逐渐成为政府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2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用平台建设

为更好的掌握居民信用信息,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信用数据库,则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收集相关部门所掌握的居民信用资料,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对比、整合,进而得出准确的个人信用情况。例如,在购房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用户提供《个人征信档案》,在《个人征信档案》中,不仅包括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包括用户在所有金融机构办理的各种信用卡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等,这些信息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了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共享,通过对比用户身份信息,将属于同一用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并重新存储与数据库之中。

政府行为的信用平台建设,旨在掌握用户的个人诚信资料,并为基于个人行为的政府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打击社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老赖等现象。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用平台建设,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道德诚信体系的不断加强,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2.3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与电子政务

随着政府部门事务性工作的不断增加,仅依靠人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合、处理等工作不仅效率低,速度慢,且容易出现人为性差错,数据结果的人为性因素较大。在此情况下,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多元数据收集、处理方面的优势,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能够帮助政府通过网络获取社会各领域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庞大的数据库资源。

然而,对于数据库来说,只有得到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情况下,政府部门就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优势,建立以政府事物为中心的社会基础数据库,为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横向、纵向信息的全方位共享。在区域间政府工作交流方面,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突破传统政务工作的空间限制,进而促进跨地区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流下的业务开展。

为更好的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在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方面,需要对这一平台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行完善,制定政府间统一的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使用标准,规范政府在使用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各种行为,以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所以,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使用,不仅便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社会环境的稳定得以实现。

2.4电子政务决策系统中的大数据技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多元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处理,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来说,庞大的数据价值还在于能够辅助政府决策。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对庞大数据中有关数据的筛选、分析,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之后,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政府部门依据这一结果,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政府决策,从而实现了政府办事效率的快速提高。例如,在市政建设方面,对于城市内部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借助交通系统长期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了解城市内交通拥堵的主要路段、时间,以及在庞大数据信息的支持下,通过建模的方式,采取多种治堵方式,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一种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选择效果最好的治堵方式。

对于政府决策的客观性、准确性等,使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决策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缺乏人类情感因素的介入,以至于相关决策并不能够完全突出“以人为本”的政府工作理念,所以,政府部门应慎重对待大数据技术下的电子政务决策,根据相关内容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决策选择。

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到来,为电子政务带了新的机遇。我国电子政务起源于21世纪初期,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电子政务的不足逐渐显露,已无法满足政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电子政务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朱秀奇.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7(31):72-73.

[2]吕春杨.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3):17-19.

[3]赵震,任永昌.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中XML文档相似性[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01):186-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