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多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你听,多美

许闻笛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464000

当船行到江心的时候,夕晖便将灯盏点亮,平凡而又沉郁的夜随即匆匆而逝。

水上,此岸与彼岸,是被秋风吹乱的柳丝的影,是雏菊平淡无奇的絮语,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的雁阵,是绿了又枯、枯了又绿,总也拂之不去的情愫的苔泽。片刻,有悸动如潮的古寺檐铃。

你听,多美。那颤颤的尾音如同蓝色的波纹,一直铺进你的灵魂。先是无语着,继而旷达着,然后悲怆着,不知不觉念及故土。

月夜,那细密的蝉声也如这般美吧!齐声和鸣,宛如狂浪淘沙,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那一唱三叠,似倾吐不尽的缠绵,温暖如夜语。昏黄的烛光下,窗影摇曳着母亲沙沙的纺线声,于是,你的身边多了一件衣裳。忽而,蝉声戛然,寂寥如断简残篇,可母亲的布还在斜织着,绵延到孩子早晨的衣衫。那蝉声远了,灯影远了,留下一份温暖,依旧依旧,每年每年……

有风吹来,撩拨水面上暂满还亏的月。钟声悠长,和着一阵幽微的草香。你听,多美,那一定是稻子成熟的声音。那声音纯粹,饱满的没有源头,一颗颗谷粒在秋阳的照耀下经历着美丽的抵达。于是,有了父亲矫健的身影,凸凹起伏的筋骨在打谷场上汗如雨下。于是,在晴朗的秋夜,小院里响起鼾声,平稳,醇厚,满足……我一直不知道在喧闹的村落,他怎么可以如此轻易地入睡。现在我知道了,是那鼾声带来了一年年的学费,一趟趟开往远方的列车,还有那如田垄般纵横的皱纹……

古寺的檐铃呵,还在响,悠悠渺渺地映出一些旧事或深或浅的影子。村头那只大黄狗乖巧的轻哼,早晨河边打鱼的船橹,麦田里金黄色的窸窸窣窣,老人们茶余饭后闲话家常,然后是父亲,然后是母亲,那劈柴的咔嚓,那煮饭的咕嘟,那日头当午吃力的喘息,那夜半时分小心的轻咳……

是啊,你听,你听,多美!可我的眼睛怎么突然就湿润了呢?

当船行过古寺的时候,这古刹之魂再一次响起,我的心突然触碰到两个字:故乡。

怪不得有人说“一夜乡心五处同”,怪不得有人唱“明月何时照我还”,怪不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那是因为他们听不得,听不得故乡的呼唤啊!

有人说,人们抵达了许多地方,却唯独忘却在一片淡泊中静静抵达故里。

今夜这铃音,莫非就是催我快回家看看?

月光如洗,一片感动中,我舟如箭发。你听,你听啊,这声音,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