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特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特点研究

于波

哈尔滨市阿城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理论知识的越加丰富,现代水利水电工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以及新型设备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适应时间短的限制,我国运用新设备、新技术进行水利水电开发的能力还比较低,限制了水利水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特点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特点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及自身所学对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提出策略和建议,助力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特点研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水利水电施工理论的成熟,对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严重短缺,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环境背景下,加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推动现代、节能、绿色,高效的水利水电技术研究和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特点研究是极其必要和现实的,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特点分析并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及自身所学对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提出提升策略和建议,助力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一、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概述及意义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工程力学、物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等多项学科的高端技术。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主要包括GPS定位技术、AutoCAD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时代与科技发展下的产物,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精确度上的不足,并打破了其施工环境受限的缺陷。在使水利水电中的数据测量变得更为精确的同时,还提升了水利水电技术施工的效率和水平,将施工人员从繁琐的测量绘制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

二、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特点分析

(一)现代设备应用加强,技术含量水平渐渐提高

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老旧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已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革新以及施工设备上的更新换代。因此,水利水电新型设备的使用、普及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注重加强传统施工技术与现代水利施工技术的结合

传统的施工技术是一代又一代水利工程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新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水利水电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所需以及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当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研究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率,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保证。这种注重加强传统施工技术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结合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特点之一。

(三)倡导绿色施工,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化发展

应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料、施工时产生的粉尘,包括施工过程中巨大的声响以及强烈的光线都是导致污染的主要成因。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以及“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新经济发展路线的提出,各行各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水利水电行业也是如此,绿色施工技术的倡导及推行便是最好的例证。在施工选址上,摒弃以往的“成本优先”观念,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地质勘测与专家论证将工程建设所在地选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地址破坏影响最小的位置,从工程“源头”做到保护环境;在施工技术上,水利水电企业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现代设备代替以往的人力操作或老旧设备,力求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降至最低。因此,施工技术的绿色节能化,也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提升策略

(一)加强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水利水电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高科技、高水平施工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将人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利水电技术而言,我国与其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成熟和普遍的技术便是薄层碾压施工技术,但其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碾压层之间的碾层比较薄弱,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坝体的稳定性以及坝体的可持续使用(工程使用寿命较短),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对于高质量、可持续、高稳定性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因此,加强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垂直水平缝钻取的芯样,在两端采用粘结刚拉板的拉伸技术,在施工缝之间加强碾压层的强度和质量,从而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加强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水下作业是水利水电工程必然要面临的施工情况之一,水下作业由于水流运动的不规律以及水下施工环境的不稳定,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不小的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在水下作业时需要合理科学地运用现有技术和设备对水流进行导流,避免水流过大导致事故的发生,围堰技术便是进行水流导流的一项常用技术之一,主要目的是约束水流的大小和方向,掌握水流的规律以降低水下作业施工的难度[4],但由于我国在水利利水电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上的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围堰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够规范和标准,给水下作业这一施工过程带来隐患。因此,加强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一方面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一方面需要工程负责人对整个项目作合理的统筹和规划,确保资源最优化配置。

(三)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对水利水电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作业指导,加强员工对于水利水电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施工技术的运用,确保施工过程中技术作业的标准和规范,为整个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人力保障。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增强施工人员对于改进和创新施工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理论及技术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关系到国家建设的繁荣与人民百姓的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而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又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及效率意义非凡,有着提升工程质量和推进施工效率的作用。因此,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是社会、国家的共同要求。本文仅从技术理论的角度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行简要阐述,所提出的改进建议也仅建立在自身有限的学识基础之上,更多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还需要更多同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