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价值观察

王长庚

盐湖区人民医院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目的:研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合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对比两组患者的MACE(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ST段回落幅度良好率以及LVEF(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根据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治疗结束后的4、12周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回落幅度良好率、LVEF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合用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较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采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格瑞洛;阿司匹林;价值

导致急性心梗的主要原因是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阵发性的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强或者心电图的异常变化,急性心梗发作时可能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及时的急救措施可挽救患者濒死的心肌细胞,帮助患者稳定生命体征[1]。目前药物干预治疗仍是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治疗方案,其中常见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本次实验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之后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比其疗效,实验圆满完成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为(49.6±8.2)岁;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为(48.7±8.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数据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中的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完整,且在入院时接受超声检查、心电图监测和临床专科检查等,均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表示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中无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无全身代谢性病变的、无过敏体质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均线给予卧床休息、心率血压监测、吸氧等常规处理,之后就要吗啡、硝酸甘油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在溶栓治疗前口服300mg阿司匹林和300mg氯呲格雷,在治疗后改为75mg氯呲格雷qd和100mg阿司匹林qd;研究组合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同样在溶栓治疗前口服180mg替格瑞洛和300mg阿司匹林,在治疗后改为90mg替格瑞洛bid和100mg阿司匹林,qd。两组治疗均持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MACE(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ST段回落幅度良好率以及LVEF(左室射血分数)。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所有对比数据采用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之后,所有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治疗后4、12周的MACE出现率为5(12.5%)、4(10%),研究组则分别为1(2.5%)、2(5.0%),研究组在治疗结束后的4、12周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

根据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T段回落幅度和LVEF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对照组ST段回落幅度良好率、LVEF为27(67.5%)、50.6±5.7,研究组则分别为37(92.5%)、58.9±6.2,研究组的数据要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进而引发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冠状动脉在闭塞后18分钟以后,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会出现坏死,3小时后心肌坏死的区域会扩张到全层的三分之二,6小时会直接出现透壁性心肌坏死。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应趁早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与坏死心肌的数量有关,自从溶栓疗法出现以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国情,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也明显增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和证明安全[3]。

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形势较为严峻,且由于其病因复杂,寒冷刺激过度、情绪应激反应、烟酒史等因素均为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冠状动脉缺乏充足的血氧供应,导致心肌区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或凋亡,最终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6h内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可有效恢复血流再灌注,重建缺血新机组织,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但在此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用以抑制形成微血栓,并且降低血液粘稠度。

本次试验中所选用的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等都是临床中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药物,其中,替格瑞洛为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唯一具有可逆性的抗血栓药物,其激活可以完全不依赖肝脏的CYP450代谢机制,自身可拮抗P2Y12受体,干扰体内纤维蛋白原的合成,有效起到抑制血栓形成并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而阿司匹林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同时也可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阿司匹林也是水杨酸的衍生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阿司匹林也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在减少血栓形成中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两种药物相辅相成,共同提升手术或溶栓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通过将80例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并对比其疗效,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出事件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药物联用促使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4]。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替格瑞洛联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刘芳.评价替格瑞洛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74-75.

[2]刘楚永,李梓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效果评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05-107.

[3]唐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术后血小板参数及心电图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2(1):42-44.

[4]吴楠,史华珍,申利娟,等.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