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魏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魏林

魏林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这就要求从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理解其重要地位及重大意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探索和寻找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造价问题,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及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工程造价预算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利润,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仔细、全面的勘查,致使造价预算不够准确。造价预算人员和预算编制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在进行工程结算的时候,部分单位采用虚报和添加工程量的形式增强施工总量,通过高套工程造价定额、提高施工材料价格等方式,使项目的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出现失衡情况,给整个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造成极大影响。

1.2项目施工过程的“三超”现象非常严重

在实践过程中,准备工作不足、投资决策比较仓促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相关技能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给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比较长、消耗量较大的生产过程,受到科学技术条件、客观过程的发展、施工过程管理等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经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基本建设投资带来了极大经济损失。因此,不断加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

1.3建设单位没有高度重视造价管理

在实际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基本是临时组建形成,致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现场管理出现经验不足、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问题。并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分签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问题。建设单位没有对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给以高度重视,使项目在建设过程出现双方意见不统一、施工图纸不合理、工程造价脱节和工程核算内容产生分歧的情况,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增加,给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1.4施工过程中存在设计变更问题

在工程项目中,设计图纸对于顺利开展施工十分重要。但是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未进行必要的实地勘察,到时设计图纸存在一些偏差,加上审核过程不严格,导致施工时才发现问题的存在,就需要设计变更,会存在增加施工成本的风险。预算人员在编制时忽视了设计变更对施工成本的影响,未将这些因素考虑到设计变更中,造成施工超预算问题。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2.1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发展

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准备工作,为地质土质测量工作以及定性探查等工作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进行提前整理。另外还应当在标准测量图的基础上对施工图纸进行切实审计,实现施工进程的推动,提高造价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审查人员还应当对图纸中的重点部位进行标识,保证图纸内容与实际造价预算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在展开相应的审计工作时,还应当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实现工程实施与工程规模的不断创新,发展设计思维,实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节约。

2.2加强对材料价格的科学性预算

由于在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投入大多是建筑材料与建筑设备花销。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市场上的材料与设备价格、性能进行实时了解,避免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受到不良影响,这需要建立相关的价格预测体系,把握预算变化并提高调控能力。在实际预算编制工作中,应当以科学性的价格预测作为基础来进行价格变动可能性的余地留存。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时根据价格变化进行差价调整,保证价格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始终可控。

2.3实现预算审批工作的规范化

不规范的预算审计工作带给工程建设的影响往往都是直接性的成本投入超出,所以加强实现预算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建设单位应当积极制定相应的预算审批制度,对工程造价各环节预算都进行专门的严格审批工作,并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保证该造价预算在实际施工中的切实有效性提升。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当明确审批监督工作的贯穿性,切实抓好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预算审批工作。并在这过程中就发现的价格超标环节进行及时的控制,尽可能的避免设计变更情况的发生。

2.4加强施工开展环节的造价控制工作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勘查,了解实际工程情况,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审查体系,加强对施工中全面的造价控制。首先对于材料价格的造价管理应当将其进行控制在与其价格范围之内,并制定详细的造价预算管理与控制方案。同时,管理成本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组成之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管理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加强成本节约理念的深入。另外督促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展开对工程材料质量与施工质量的审查与及时纠正也是实现成本节约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单位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施工监督人员的设立,其主要是为避免出现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失误而专门进行的操作监督以及操作指导工作。

2.5提高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

编制管理人员作为在工程建设之中负责预算编制的人员,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在建设之中获取经济利益,也影响了建设部门在工程的招标过程之中的选择的正确性。因此,为了解决当前阶段我国建设部门之中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减少编制之中可能出现的由于其工作质量过低影响造价管理的现象,企业应该对编制人员进行全面的重新培养,提高编制人员的自社会内专业工作素质,同时在学习的工程之中,企业还应该注意对编制人员的法制思想的培养,让造价编制人员了解工程编制之中的法律法规,提高其对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结语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预算控制对于工程总造价控制以及工程投资效益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预算够工作人员应对工程造价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预算控制方法与途径,有效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造价超预算问题,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琰琰,杨炜康.建设项目造价全预算控制模式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2]赵岩.市政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分析与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15.

[3]杜明霞.水利工程项目造价和资金控制经验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4]李冬梅.造价咨询机构的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11(6):33-36.

[5]厉立琴.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2(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