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微创穿刺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张梅

张梅(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穿刺与小骨窗开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组1的64例患者实施微创穿刺治疗,术后应用2万U尿激酶,每天对血肿腔内进行1次药物治疗,同时持续进行引流;组2的64例患者运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3个月预后GO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的住院时间比组2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组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结合尿激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多个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创穿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30-0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为全部脑血管疾病的20%~30%,死亡率很高,因而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始终具有争议[1]。为了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开颅治疗与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组1的64例患者中,3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在58~72岁之间,平均为(663±36)岁;组2的64例患者中,36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年龄在56~71岁之间,平均为(654±2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121微创穿刺治疗方法依据CT检查结果,圆规及卡尺对血肿大小及位置进行测量,选择距离皮层最近的血肿部位,选择的穿刺点应避开功能区及重要血管,进针向血肿中心进行,穿刺深度为血肿中心距头皮的距离,依据穿刺深度选择穿刺针型号。依据穿刺点与血肿瞄准,垂直进行穿刺,达到血肿中心位置后将针芯取出,之后接上引流管,在用注射器进行缓慢抽吸,将50%~70%的血肿量抽出达到减压的目的,之后在用血肿碎吸针对血肿部位进行冲洗和引流[2]。之后应用2万U尿激酶,每天对血肿腔内进行1次药物治疗,同时持续进行引流,直到血肿清除。

122小骨窗开颅治疗方法依据CT检查结果对血肿中心进行投影,作纵直切口,切口长度约为6~8cm,将皮肤撑开,颅骨暴露出来,在运用钻对颅骨进行钻孔,将骨窗扩大,范围誉为3cmx3cm,将硬模切开,对血肿部位进行穿刺,清除血肿,同时认真查看出血部位,有效止血,术后引流48h后将引流管拔除。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3个月预后GO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的住院时间比组2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组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晚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病残率[3]。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指出,脑出血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将血肿清除,有效止血,恢复受压的神经元,降低颅内压,缓解和避免出血后导致的多种病理变化。因而,手术治疗能够很好的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4]。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3个月预后GO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小骨窗开颅治疗组患者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小骨窗开颅治疗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综合开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有效。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穿刺伤口小,引起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多个优势,是现今HICH治疗的一种良好微创方法。更适合用于血肿量在30~6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优点突出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当两种方法的预后效果基本一致,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更容易临床开展实施[5]。当血肿量在30~60ml之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治疗。当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应选择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早期进行开颅手术,缓解颅内高压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结合尿激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多个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倪陶义,马晓鹏,马玉栋.微创穿刺治疗2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4(09):452-453[2]程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3(04):41-42[3]王文学,汪军,翟德忠,等.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40(12):641-642[4]张春普,孙文鹏,钱运,等.微创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3(11):302-303[5]张树方,张黎,何晓云,等.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48(3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