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晓芹杨朝阳张智明

刘晓芹杨朝阳张智明(河南焦作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济源45465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正确及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能较快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常并发呼吸衰竭。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我院呼吸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4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2005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指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50—91岁,平均68.5岁。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在53—90岁,平均71.5岁,COPD病程15—25年,平均16.5年,合并肺源性心脏病14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在50—91岁,平均70岁,COPD病程12—20年,平均15年,合并肺源性性心脏病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

1.2.2呼吸机的使用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瑞思迈S∕T无创呼吸机,工作模式采用ST模式,氧流量3―5L∕min,吸气压IPAP8―10cmH2O,如患者耐受性好逐渐增加压力至呼吸困难改善,呼吸频率减慢,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吸气压一般不超过20cmH2O,呼气压(IPAP)3―5cmH2O,通气时间每次4小时,2―3次∕天持续2―7天。

1.2.3观察指标①血氧饱和度;②PaO2;③PaCO2;④临床症状;⑤体征两肺湿罗音、心率、呼吸频率;⑥平均住院时间。

1.2.4出院标准①肺部感染控制临床症状缓解;②RR≤24次∕分,HR﹤100次∕分,两肺罗音减少或消失;③血氧饱和度≥90%;④PaO2≥85mmHg;⑤PaCO2≤45mmHg。

2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4h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开始下降;24h后38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因病情加重,出现昏迷改有创通气,后序贯改为无创通气后脱机存活。对照组5例因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两组其余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呼吸机治疗组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及呼吸、心率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比较

组别nRR(次/min)HR(次/min)SaO2(%)PH值PaCO2PaO2

治疗组治疗前4028.6±3.1108.4±4.476.2±3.07.26±0.0679.8±3.650.8±2.6

治疗后3819.2±2.286.6±3.696.2±2.07.36±0.0850.8±2.376.6±4.0

对照组治疗前4029.0±3.0109.6±5.074.6±3.07.28±0.0478.9±3.451.2±2.2

治疗后3522.6±1.696.2±3.090.8±2.27.30±0.0557.6±4.067.8±5.4

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两组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数据P<0.01有显著差异。

3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会导致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嗜睡、昏迷以致休克死亡。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改善患者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适当的通气支持可及早控制病变程度,并可防止呼吸衰竭的进一步加重[1]。BiPAP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压力支持通气,基本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PEEP),即当病人吸气时,呼吸机同步地送出较高的吸气相正压(IPAP),帮助病人克服阻力,增大吸气量,减少病人呼吸做功而感觉舒适;当病人呼气时,呼吸机同步地将压力降到较低的呼气相(EPAP)正压,使病人较易呼吸,其优点是平均气压低,可防止气压伤的发生及肺的过度通气[2]。无创呼吸机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连接,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的辅助人工通气方式,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机疲劳,避免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易操作,依从性好等优点[3],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措施。本治疗组40例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症,动脉血气PaO2上升,PaCO2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崔亚娟,党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8):4970-4971.

[2]冯金萍,吕蕾,李小村,等.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型呼吸衰竭2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52-54.

[3]刘龙.无创通气洽疗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改变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9):7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