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湿地资源建设和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城市湿地资源建设和保护

吾木提江•,白沙丽汗

乌鲁木齐市水上乐园新疆830049

摘要:通过对城市湿地的调查,了解目前我们城市湿地建设的现状,并深刻阐述了城市湿地的建设与保护,有利于我们城市湿地建设的发展,加强了城市湿地的建设力度与广度。

关键词:城市湿地;资源建设;保护

1、城市湿地的定义和意义

1.1城市湿地的定义:城市湿地是指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是指建立在城市及其周边,具有一定的自然特性、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发挥一定的科普和教育功能,并兼有游憩休闲作用的特定区域,城市湿地公园最大的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它在改善生态状况,为人们提供游憩、康乐的场所,并在涵养城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城市湿地的意义: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于城市的环境调解、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的美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湿地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口剧增,快速城市化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中心填湖现象屡屡发生,湿地被改造为建设用地,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湿地生境呈现严重的破碎化,形成分布不均、小面积孤岛斑块。工业企业的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向城市边缘湿地,严重破坏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这给湿地建设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外在19世纪初就开始湿地建设与保护的研究,我国在2003年出台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提出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但是,城市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湿地的建设和保护对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城市景观美化、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湿地的研究

在当前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湿地与绿化都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生命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总是日益突出,湿地被侵占、改造以至消亡,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城市湿地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近十多年被提出来。

我国在城市湿地科学研究中,研究历史较短。在1995年召开的中国湿地科学研讨会及随之出版的文献中,尚未有城市湿地的概念。但近几年我国城市湿地研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专业文献增多,涉及了城市湿地的主要领域。这些文献将城市湿地列为城市生态基础建设的十大战略之一,论述了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指出城市湿地和自然湿地在自然特征、功能特征、治理方式方面的区别,还特别强调了城市湿地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如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等。

3、城市湿地建设和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于湿地公园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宣传力度小,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的认识不足

湿地公园的建设不管是在国内还是省内均属于新事物。由于目前宣传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业内人士以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了解较少。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没有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舆论气氛,这对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2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不能满足湿地公园的需要

湿地公园保护资金很大,保护管理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示范工程数量和规模不得不压缩。湿地公园的建设还没有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机制,运营机制的束缚。同时,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复杂,水利、环保、海洋、农业、旅游、建设和国土等多个部门也涉及湿地资源管理,这就形成了湿地管理头绪较多的局面,增加了管理难度。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湿地公园的制约因素。

3.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难度大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湿地保护法,现在为数不多的可以适用于规范湿地保护程序的条款,多分散于其他有关法律中,且有些条款内容存在“打架”的情况。这对湿地保护工作极为不利,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一种形式,自然也不能例外。湿地公园建设水平是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不少国家制定了《公园法》,把游憩性场所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畴,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因此,这对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4、城市湿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对策

城市湿地建设和保护与其它生态系统过程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模式,因此很难有统一的模式,但在一定区域内同一类型的湿地还是可以遵循一定的模式。我国目前湿地建设的主要对策可归纳为下面几点:

4.1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增进全社会对湿地公园的了解

要组织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保护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提高市民保护湿地公园的法制意识,要争取将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列入大中小的教育计划。

4.2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湿地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建设期间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保障湿地公园建设经费的落实。同时积极吸纳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湿地公园的建设。部分游乐项目可对外承包、租赁、开辟民间集资渠道。

4.3积极开展与省际、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湿地公园建设在我区还是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推动湿地公园建设的步伐,应加强省际、国际交流,学习国内处湿地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湿地公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传经送宝,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区内各级湿地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到区外学习湿地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开展。

5、湿地资源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由于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人为地使城市湿地大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滩涂湿地面积的丧失和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这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湿地价值降低,而且影响到城市整体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于人类健康生活,所以说城市湿地的建设和保护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简介:

吾木提江•白沙丽汗(1971-)女哈萨克族新疆乌鲁木齐人1998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大学本科,农学学士,现在在乌鲁木齐市水上乐园,园林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园林植保、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技术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