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脑梗塞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高血压合并脑梗塞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李金颖

李金颖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高血压和并脑梗塞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3%,与对照组患者(80.9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高血压合并脑梗塞;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8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导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常见于中老年人,脑梗塞是由于患者脑部血液的供血不足,导致的缺血、缺氧或者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使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容易出现严重水肿、偏瘫、癫痫等多种临床表现,患者的发病较急,发病后,患者将会丧失生活能力,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高血压和并脑梗死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高血压和并脑梗塞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9.21±4.33)岁;对照组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0.34±3.98)岁;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1)日常护理: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无特殊异味,房间的灯光适宜,以不刺眼、不昏暗为主要原则,每天保持病房的通风,调整病房的室温,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2)患者病情护理:每日定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测记录,与病人进行交流,发现病人的不良反应,对病危患者采取24h监护,如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主管医师。(3)饮食护理: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首先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少吃多餐,保持患者饮食的营养,同时控制患者脂肪的摄入。(4)心理护理:在护理当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给患者介绍高血压并发脑梗塞的相关病例,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惑和忧虑,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和配合护理。

1.2.2人性化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人性化护理的一般措施有:(1)人性化病房护理:对患者的病房定期的通风,使室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合理的进行病床的摆设,最大化的提供患者方便,对病房的灯光采用自动调节光源,时刻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照明,同时严格控制病房的温度以及湿度。(2)人性化饮食护理:在控制患者的饮食调节下,在营养摄入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摄取自己喜欢的食物,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3)人性化心里指导: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病情下,对患者讲解病症的治疗时间和预期的疗效,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时为患者讲解我院同类病症康复的实例,使患者的治疗增加信心。(4)人性化自由活动: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对病房的环境产生厌倦,护理人员可以鼓励并帮助患者到病房外面去散步,适当活动筋骨,同时在病房内鼓励患者观看一些愉悦的电视节目或者听一些放松的音乐,使患者能够在自由的活动空间中做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5)人性化病情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意识,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若发现患者呼吸脉搏下降,血压升高,应该及时告知医生抢救。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等体征,及时记录24h内患者血压的变化值。

1.3疗效评定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恶化、死亡。有效: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明显恢复,眩晕、失语、呕吐等症状消失;恶化: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血氧饱和度极不稳定不稳;死亡:停止心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3%,与对照组患者(80.9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的的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患者脑梗塞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才能有效的控制脑梗塞的发生。脑梗塞在近年来发病率比较高,防病过程长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相结合,每个患者患病的基本情况不相同,因此所产生的并发症也就多种多样,其症状表现也不唯一。因此,这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地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要学会与患者交流,发现患者的需要,尽最大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病症中带来的不便,在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房进行人性化设置,使患者能够在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同时在患者的生活饮食中,要对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在能够控制患者的营养的前提下,患者可以摄取自己喜欢的事物,为患者的饮食采取人性化护理,使患者能够享受饮食上的相对自由,同时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因此,患者的在长期的住院中,心理压力会增大,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患者的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并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

在研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1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76.2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3%,与对照组患者(80.9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人性化服务,能够在良好的就医环境中尽快得到康复,同时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菊妹.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25):263-264.

[2]蒋雪梅,游云祥,解清颖.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10):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