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江俊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706队新疆阿勒泰836500

摘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矿床的开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对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及找矿标志的探索,是金矿床开采工作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需要提起重视。找矿标志即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是找矿的重要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找到矿体和矿床需要研究和探索找矿标志。

1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1.1资源分布广泛

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1.2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

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1.3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

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以643个岩金矿床数据为例,平均品位为4.95×10-6,60%的小于6×10-6,23.3%为6×10-6到12×10-6之间,只有16.7%大于12×10-6。

1.4开采条件差,能露采的矿床少

国内已勘查出可开采的金矿主要是脉状矿床,矿体厚度不大,变化悬殊,品位变化大,只能进行地下开采。跟产金国相比,能露天开采的矿床微乎其微。

2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简析

2.1含金石英脉特征

含金石英脉特征是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福建双旗山金矿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其矿区位于福建东部石英脉型金成矿带中,并且南部分瓦穴子断裂为界,因此其含金石英脉特征主要体现为呈东西向展布,以福建地区北部硅质白云石大理岩为界,其带出露含金石英脉沿东西向脉带的具体分布程度和密集程度君存在较大的差距。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含金性较好的石英脉往往产出在福建东北和福建西北之间的少数充填张性裂隙中,这也是福建金矿床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

2.2矿体特征

福建的金矿有着较为明显的矿体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矿体主要分布于双旗山、和宝山等不同的矿段中,但是其均会受到次级南北向的断裂控制,因此这导致了其全区的矿体形态较简单并且产出和脉状都较为平稳。除此之外,福建金矿的矿体特征通常还包括了矿体的厚度变化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含量越高,则矿化的范围就会越大,最终导致矿体的厚度也愈大。

2.3矿石特征

福建金矿的矿石有着自身的特征,例如其蚀变带与含金石英脉界线较为清楚并且通常会与围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渐变关系。除此之外,矿石特征通常还体现在矿石矿中物成分和矿石中矿物往往会比较多。例如双旗山金矿中开采出来的方解石、云母、长石、绿泥石就非常多,而和宝山开采出来的角闪石、黄铁矿数量也较大,这一数量特征是其矿石的重要特征。另外,福建金矿的矿石特征往往还包括了闪锌矿、黄铜矿、铁锰矿及次生氧化物褐铁矿等的含量较高,这也导致了其开采出来的金矿品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4富集规律

金矿的富集规律对于金矿的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金矿的富集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不同的内容,既开采出来的金的品位和黄铁矿的具体含量,这往往是成为成正相关关系,而当矿石中黄铁矿为细粒它形并呈细脉状和团块状以及浸染状分布时,可以发现其含金量往往最高。既这一特性对于金矿的富集规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富集规律不明显的金矿其开采金的平均品位往往也相对较为普通。

3金矿的成矿规律

3.1成矿时间

金矿矿床在形成上的时间规律,受到金矿自身属性的影响。以绿岩带型金矿为例,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太古时期;而变质碎屑型金矿,形成时间在中晚远古时期;卡林型金矿的形成时间,则是在燕山时期。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含有金矿,工作人员可以分析地质岩石的形成时期,从而预测出金矿的有无和类型。

3.2成矿地质

针对目前已知的金矿进行分析可知,金矿形成对于地质地貌的要求较高,一般具有特殊性。举例来说,矿金砂就位于接近水源的地方,因为在水流作用下,能够将含有矿物质的砂子推送到平缓区域,这是矿床形成的必备条件。另外,在火爆岩爆发区域的周边,存在矿床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在地形险峻、边缘裂陷的区域,也可能形成矿床。

3.3形成矿体

部分区域外表颜色为红色,这其中红色泥土覆盖较浅的部位,存在金矿的可能性高。部分区域外表呈现出绿色,是因为含有大量石英、绿云母、硫化物等物质,该部位存在金矿的可能性高。还有部分区域伴有钾元素、铀化物,可能存在金矿。

3.4矿床蚀变

蚀变指的是金属物质和其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红土型金矿、铁冒型金矿。在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下,化学物质和矿石发生反应,继而形成红色、铜色等颜色变化。借助于这些特殊的颜色、化学反应,能够对金矿是否存在进行科学的预测。

4找矿方向分析

4.1熊耳群经常出没地

因为熊耳群火山岩结构是该金矿矿床中存在的热液金矿床生成一定矿石物质的良好环境条件。另一方面,熊耳群地区本身具备的火山岩岩体不仅厚度非常大,在数量及规模上也非常大。而这些情况特征对于该地区形成矿石物质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找矿工作中应该重视出现熊耳群露出的地带,对其进行详细勘探,以期发现金矿物质。

4.2出现严重断裂结构和裂开地

分析找矿方向时,还应对严重断裂结构出现引张作用的部位引起足够重视,这是因为这些引张部位均是该地区金矿矿床产生矿石物质的良好地带。综合各种数据及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判断,该地段一般可能会含有具有工业使用价值的矿床。金矿成分出现的地球化学异常部位,还有大部分金矿矿床均是以玉花岗岩作为中心而广泛分布。而深层岩浆水是作为形成矿物质的热液成分的重要构成成分,因此在进行找矿过程中,应需明确岩浆活动可以为成矿活动提供热液及热动力。因此,出现大型断裂以及出现裂开地带均是找矿方向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关键地带。

参考文献:

[1]陈静.青海省大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D].西北大学,2012,06(30):45-47.

[2]龚智.论前河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J].科技风.2013,01(1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