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平平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刘平平

[关键词]产后抑郁;病例分析;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PPD)是产褥期常见的不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为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躁动、悲伤、焦虑甚至自杀行为的出现。最先开始系统研究的是国外医学界,国内的研究相对较晚,关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社会现状的研究成果众多[1]。由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以及样本总量的差异,导致先行研究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不尽相同。国外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8.8%到40%,[2],国内各省市的调查结果多在7.6%到20.9%之间。产后抑郁症不仅对产妇自身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对婴儿和家庭婚姻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甚至出现产后抑郁导致的自杀现象。本研究立足于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妇的数据样本分析,针对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进行,并以此为依据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以2018年第一季度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产并于产后回到医院接受产后健康检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17-43岁,平均31.07岁,中学67人,大专及本科176人,研究生18人。

1.2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统计方法获得数据样本267例,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的资料,包括产妇的人口素质、分娩方式、户籍等,同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筛查量表(EPDS量表)对调查对象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估。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4级评分标准。所有调查数据均于产后6周内获得,完成量表约需10min。EPDS量表所有项目分值的总和为总分,评分<5分为无抑郁症状;5~13分为疑似抑郁;≧13分为产后抑郁。

1.3统计分析

选用SPSS.2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产后抑郁发生的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百分比表示,相关因素使用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方法。进入的检验水准为0.05,提出的检验水准为0.10,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267例调查对象年龄在17到40岁之间,平均31.0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2.39%,珠海户籍患者占48.29%;顺产占52.85%。筛查结果显示明确患有产后抑郁症的46例(17.23%);疑似患病141例(52.81%);无抑郁症张95例(35.58%)(表1)。

2.2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年龄、教育程度、分娩方式、户籍类型、婴儿性别共计5个因素分别作为自变量分析,有无产后抑郁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产后抑郁检出率在年龄和户籍类型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而婴儿性别、教育程度和分娩方式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一些项目内容存在空白,所以调查结果的合计不完全一致。

3.结论

目前全国关于产后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还尚未有统一数据,各省市的的发病率维持在7.6%~20.9%之间。[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约17.23%,维持在稳定水平。但是对于该结果,我们有必要考虑到偏差现象,即产妇通常认为产后抑郁症是令人羞耻的敏感话题,填写EPDS量表时会有意回避自己的抑郁状况。针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出率,本次横断面的调查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3.1高龄产妇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这次针对整个2019年第一年度产妇进行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的机率高达22.22%。这个检出率和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4]妊娠期于女性而言,无疑是角色和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超过30岁容易加重产妇的生理负担,造成精神创伤及其他负面影响。产前的焦虑和恐惧不能得到及时的舒缓,容易伴随着产后的压力滋长出无助的不良情绪。

3.2流动人口中的产妇易患上产后抑郁症。这里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症的概率达到20.63%。根据住院生产的状况来看,流动人口中的产妇多为外地务工人员,往往没有归属感或归属感较低。或与其自身经济状况和职业紧密相关,生活的不安定导致产妇在生理和心理敏感期易患上抑郁症。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PPD)的诱发因素大多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产妇的焦虑、思维方式、对身材的忧虑等。生理因素主要是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皮质类固醇、黄体酮等激素的明显增高,分娩后激素的骤减会刺激脑细胞的活动,诱发抑郁。社会因素多为住处不安定,此外还有家庭经济负担重、对婴儿性别的不满以及夫妻感情不和等。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后抑郁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影响因子为非本地户籍和高龄。应该在妊娠期和产后尽早进行抑郁症的筛查和护理干预,针对不同情况的孕妇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宣传健康的育婴方式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王月云:《深圳市产妇产后抑郁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第6期。

[2]SchardosimJM,HeldtE.Postpartumdepressionscreeningscales:asystematicreview.RevGauchaEnferm.2011,32(1)

[3]张巍等:《产后抑郁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14期

[4]刘静:《高危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刘平平,女,护理学学士,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护师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