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

张爱梅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中医院云南南华675200)

【摘要】目的:对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然后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08-02

通常情况下来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中医学认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是益气活血[1]。本文为了对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注射血塞通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这186例患者全部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患者心肾功能严重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其中对照组患者98例,男性患者为51例,女性患者为47例,年龄在46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97±3.18)岁;其中包含肢体不利患者45例,语言障碍患者53例。观察组组患者98例,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46例,年龄在45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1±3.37)岁;其中包含肢体不利患者44例,语言障碍患者54例。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每天静脉滴注400毫克,每天注射1次,两周为1个疗程。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其具体的方药组成如下:水蛭10g、全蝎10g、蜈蚣10g、地龙10g、僵蚕10g、三七5g以上六位药冲服、丹参20g、丹皮10g、红花15g、黄芪50g、苏条参20g、当归20g、白芍20g、甘草10g。用水煎服,每天服用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正常,那么结果为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基本恢复正常,那么结果为有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没有改善,那么结果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表所示。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来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同时在气血虚弱的人群中也比较多见。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也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高度重视[2]。

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既可以采用西药,也可以采用中药,但是两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方面存在差别。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中风现象,患者往往会出现气血瘀滞和经络失养的症状,因此会导致肢体出现麻木感,严重的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参芪五虫散由水蛭、全蝎、蜈蚣、地龙、僵蚕、三七、丹参、丹皮、红花、黄芪、苏条参、当归、白芍、甘草等方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其中水蛭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抗凝血和抗栓作用显著。水蛭能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蛭的醇提取物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全蝎、蜈蚣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效果。可起到活血活络的效果。地龙提取液在体外有很好的抗凝作用,能使血液的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延长,并呈明显量效关系;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三七归肝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丹参、丹皮、红花可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当归、白芍归肝经,补血活血。参芪五虫散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另现代药物血塞通以三七皂苷为主要成分,用于脑血栓以及脑卒中等季斌个治疗,同样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对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次研究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然后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社专家编委课题组.心脑血管用药(银杏叶酊)药物经济学回溯性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06:6-25.

[2]李世昌,范金凤,李世平,柴瑛,孔水珍,于晓梅.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06:376-377.

[3]张顺清,牛好敏,马冰,刘亚普,李鸣凤,孔可云,王立军,刘乐喜,吴爱群,张凯,臧卫东,常秀红.氦氖激光照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