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付兆梅

付兆梅(云南省马龙县人民医院655100)

【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2月到2014年5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06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NIPPV输氧治疗,并采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的效果与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输氧治疗搭配护理观察,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应用输氧治疗加护理观察,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被广泛运用。

【关健词】小儿重症肺炎护理观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18-02

肺炎多是由于不同的病原或者其他的相关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常多见于3岁一下的儿童,而且在春季和冬季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没有十分的完善,小儿的神经免疫能力较低,感染肺炎的情况比较高,特别是当患儿感染重症肺炎时,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实施有效临床护理措施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可有效的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愈率。本次试验研究重点从护理观察的角度来分析其治疗效果,先将数据结果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到2014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6例,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NIPPV输氧,应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所有病例均通过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确诊为该疾病,并排除了其他脏器受损和精神异常等因素,其中男性患者有59例,女性患者有47例,年龄区间在1-11岁,平均年龄为5±21岁;病程平均值为3±12d,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改变和咳嗽、发热等现象。在年龄、身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性别、疾病类型、病情严重情况等因素上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中53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包括吸氧、镇静、雾化和抗感染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NIPPV输氧和护理观察,具体措施入下:

121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避免感染,治疗操作中遵循“4轻”原则[1〗;

122让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雾化操作后进行吸痰处理,避免患者因憋喘引起其他并发症,通畅氧气流量控制在每min6L,吸氧时间控制在20min之内;

123医护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有无并发症产生,若患者出现焦躁不安、昏迷嗜睡等现象,极有可能是中毒性脑病,必须要查看其两眼状态,必要时实验室检查蛋白质和脑脊液压力,如患者肝脏变大则分析是否出现了心衰等症状。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主要是依照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2〗,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率下降、肺部湿罗音、咳喘频率和呼吸频率等。

14统计学数据处理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和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分别应用卡方值和t值进行检验,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应用输氧治疗搭配护理观察,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社会环境的恶化,气温骤变无常,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发生,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的疾病,且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人群中,该疾病发病率高、病情持续时间长,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由于肺炎好发于小儿患者中,该部分患病人群年龄较小、脏器官发育尚未完全[3〗,更容易导致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受损,甚至影响到小儿的智力发育等,严重影响到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本次试验研究通过分析了不同的护理方式,重点探究了输氧搭配护理观察的临床效果与特点,从抽取的106例病例的数据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中应用输氧和观察护理,效果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总而言之,针对重症肺炎的小儿患者应用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避免重症肺炎疾病严重损伤到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器官功能,及早恢复正常。[5〗参考文献[1]李建爱.浅谈小儿重症肺炎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05:15-16.[2]梅国花.监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胃粘膜pH值的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7.[3]张丽英.“3H”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3,12:1914-1915.[4]李国成.纳洛酮、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295-296.[5]蔡秀乔,何雪.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22:5039-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