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年轻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提高年轻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古力扎尔·吾买尔热沙来提.阿不都克力木马金兰

乌鲁木齐市天池路91号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部社会工作科830001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疗纠纷、医患矛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就医疗机构而言,医患沟通的缺乏和不到位是医疗纠纷及事故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沟通技巧,有效防范医患纠纷,是当今年轻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当前年轻医师所面临的医患沟通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提高年轻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年轻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医疗安全

在当前医疗改革新形势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医院内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沟通是人性化服务的桥梁,有效地沟通能化解工作中的各种纠纷。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从而构成的密切合作关系,医患沟通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点[1]。目前,因年轻医师数量不断增加,且在医患沟通方面能力不足,导致了各级医院中医患纠纷不断,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医疗机构以及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今医疗纠纷中有大约80%是由于缺少医患沟通或医患沟通不良所致。因此加强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年轻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建立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是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一、目前一线年轻医师面临的问题

(一)年轻医师的人文医学教育缺乏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本科医学教育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研究生是以科研为主的科研型教育,因此在医学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医学的正规培养。参加工作后年轻医师应经历3-5年的轮转式培训,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工作,年轻医师单纯地接受上级医师的培训成果,因此缺少了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2]。

(二)医师的专业技能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要求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充分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实际医疗活动中,年轻的一线医师对于一些疑难、危重症的治疗及处理缺乏经验,对具体医疗操作不熟悉,无法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在医疗工作中年轻医师还会出现不细心,不严谨的现象。同时,年轻医师对目前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充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年轻医师缺乏沟通交流技巧

年轻的一线医师因经验不足往往出现与患者沟通不到位的现象,他们忽略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言语不做铺垫,不加修饰,直来直去,导致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影响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3]。另外,因医学经验的缺乏,年轻医师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了解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差,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疗行为产生疑虑,造成医疗工作被动,增加诊治工作的麻烦。

二、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医疗安全

(一)加大对年轻医师的法律法规教育力度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医疗体制得到逐步完善,医患关系不仅仅是伦理道德问题,同时还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在这一条件下,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都得到了强化,要求医生尊重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年轻医师医疗安全、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防范培训力度,多看典型案例,吸取经验教训[4]。同时还要强化对医师的法律法规培训,树立他们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思维,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严守法律法规,医院还可定期对医师进行法律考核,这能客观反映出医师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通过加强对年轻医师的法律教育力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年轻医师在进行医疗工作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打下基础,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年轻医师对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

当前我国对医务人员的教育重点多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相关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而忽略了医疗工作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年轻医师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往往只进行简单的交谈,缺乏沟通技巧,导致患者对医师缺乏信任,并对医疗工作心生疑虑。如果年轻医师能够掌握恰当的医患沟通技巧,那么就会使医疗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人文医学培训,使年轻医师掌握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患者心理变化和有效的沟通方法,并将其巧妙运用在临床实践中。在具体沟通过程中,首先,医师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在整个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人文关怀,保护患者的隐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同时尊重患者的选择权,不能强迫患者,认真履行签字手续,避免言语刺激让患者高度紧张,导致医疗服务出现被动状态。其次,年轻医师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善于倾听,尊重患者,不要打断对方说话,保持心平气和,保证医患沟通交流氛围的愉快、和谐,使患者对医师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最后,医师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解释和提供治疗方案时,既不能对病情言过其实,更不能无理推诿,要保证实事求是地向患者传达信息,清楚地说明问题,诚实地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疑问,从而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三)培养年轻医师良好的礼仪和医学素养

良好的医学礼仪是增强医患有效沟通的重要基础。对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5]。然而,当前大部分年轻医师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良好的人际交往经验和礼仪素养,以致不能良好地处理医患关系。因此,医疗机构要重视对年轻医师礼仪和医学素养的培养,协调医师和患者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首先,年轻医师要保证自身衣着整齐,举止端庄,态度友善,交待病情认真仔细,保持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通过亲切的语言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其次,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时刻为患者着想,对患者保持足够的关心和耐心。例如医师在为患者做体检时,做完胸部检查要及时为患者盖好被子以防着凉,对待年老体弱的病人要搀扶他们起身行动,保证医师能在生活细节上为患者提供帮助,从而拉近年轻医师与患者的距离。最后,医疗机构要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树立救死扶伤的精神,树立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构建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从客观上对年轻医师的言谈举止、医学礼仪及专业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大多数医疗纠纷为无医疗过错纠纷,就是由于患者与家属对医院或医生的态度不满,对医生和医疗行为的不信任,对医疗诊断与治疗措施的不了解而导致的。医患关系取决于医者,医生是医患双方矛盾这个统一体中的重要一面。年轻的一线医师每天与患者及家属见面机会相对较多,而且年轻医师是整个医患关系中的重要部分。掌握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认真对待每位患者,端正服务态度,用心关怀每位患者,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减少各类医疗意外,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平等,健康的医患关系,实现医院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惠玲.对当前医疗纠纷增多的思考.中国医院统计,2002,9(1):59-60.

[2]王千,朱青峰,扬婷,等.新中国医疗纠纷处理回顾.中国医院管理,2000,20(4):50.

[3]刘志刚.患者的权利与医疗纠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3):186-188.

[4]王广,刘佳,陈哲等.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病案,2014(4):64-64,40.

[5]徐俊马,贾晓民,赵杰等.培养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J].临床医学,2014,34(3):126,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