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

万小利徐恒书

万小利徐恒书(贵州省仁怀市中医院肛肠科564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肛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方宁痔洗液,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疼痛、瘙痒、肿胀及分泌物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观察组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瘙痒、分泌物、伤口愈合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能更好的促进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尤其能缓解疼痛、瘙痒及肿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肛瘘;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伤口愈合;影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9-0155-02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形成的瘘管。一般由原发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一三部分组成,也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

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肛瘘多是肛周脓肿后遗症,是直肠肛门疾病中的常见病,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直肠。当前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为手术,然而肛瘘术后有较大的创面且创面较易生脓腐坏死组织,长时期就形成难愈性创面,延长病程【1】。对此我院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起的良好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肛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2.48±5.76)岁,肛瘘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5.4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75±6.17)岁,肛瘘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6.2个月。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肠分会制定的《肛瘘临床指南》中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肺疾病或严重肝功能、肾功能疾病、合并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肛门息肉及肛裂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肛瘘病程)对比无意义(P<0.05)。

1.2方法给予观察组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术后第1d运用我院自拟方宁痔洗,药方组成:黄柏3og,蒲公英30g,苦参30g,五倍子30g,车前子20g,虎杖20g,秦艽2Og,猪苓20g,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5g,乳香10g,没药15g,桃仁l0g,红花1Og,冰片6g,溶化加减治疗,用30℃左右温开水制作熏洗剂200mL。若患者切口脓性分泌物较多则加用败酱草2Og,疼痛较重加用延胡10g,花椒5g、水肿严重加用苍术15g。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术后第1d运用40℃温开水配制高锰酸钾对患部进行熏洗。详细操作步骤:首先患者先用蒸汽熏蒸患部,之后带水温降到可耐受程度后进行15~20mun坐浴熏洗。最后常规换药,用碘伏消毒后再运用生理盐水对创面冲洗,清除分泌物、异物和粪便残渣,始终保持创面引流通畅,切口运用凡士林纱布引流,用无菌纱布固定覆盖,定期换药。

1.3疗效判定按照《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2】,其中显效,经治疗创面愈合,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

有效,经治疗创面未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治疗效果用%表示,用x2检验,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症状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用(x±s)表示,用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肛瘘术后需将创口敞开实现充分引流,通过利用创口换药将管壁腐败组织清除,促使伤口愈合。然而也因为开放创口,肠内细菌、橡皮筋和粪便的刺激会导致创口水肿和发言,延长创口愈合时间。

除此之外创口在愈合中由于生长过快的外口周围肉芽组织,以至创口假性粘合。目前西药中金因肽、依济复、贝复剂等是表皮生长因子,然而不利于加速创口愈合。从中医角度分析,肛瘘为湿热下注,湿热与气血相互博结后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疮口不收或暂时愈合,不出愈合会二次发作【3,4】。本文研究应用的本方以蒲公英苦参清热解毒二药合而为君,五倍子、冰片清热解毒收敛生肌臣以黄柏苦寒清下焦湿热,佐认猪苓利湿消肿,虎杖、秦艽、赤芍、当归、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以清热解毒,化湿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之功效,从而加快局部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起到加速创口愈合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的治疗效果、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及症状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患者,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能更好的促进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尤其能缓解疼痛、瘙痒及肿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潘贺,孙兴华.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2):60-62.[2]周蔚.中药熏洗疗法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临床运用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3]周君,崔亚萍,朱伟.中药熏洗在肛瘘术后的应用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2):93-94.[4]严银波,刘金华.肛瘘术后中药熏洗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6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