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实施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实施管理策略

梁晓东

梁晓东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建筑项目的专业化作业,企业开始对专业分包工作的发展进行探索,希望能找到满足经济利益与市场竞争力的办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专业分包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项目分包管理;建设工程团队;激励对策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所提出的要求不断提升,各个建筑企业想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需要将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工程分包是现代社会资源合理化应用的一种常用手段,除了确保劳动力专业化发展之外,劳动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帮助企业在竞争市场之中获得更大优势。除此之外,各个企业也要做到扬长避短,规避分包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实现分包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强化。

1分包、指定分包的概念

建设工程的分包,是指建设工程的总包人,将其的工程项目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发包给其他的承包人,与其签订合同项下的分包合同。分包工程中,有部分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且达到国家规定应当招标规模标准的项目,该类分包工程应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分包人,不在本文研讨范围之内。指定分包,又称发包人指定分包,是指建设工程的总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交由发包人指定的分包人完成。

2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分包队伍因素

首先,在分包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个人专业素质较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行业之中农民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截至2015年,农民工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25.3%。另外,社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专业工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但很多分包商们为了获取到更多利益,没有开展良好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这对于工程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在分包队伍建设上,缺乏一定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很多分包工作人员自身并无法与相关工作要求相匹配,尤其是在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无法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2合同变更意识薄弱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变更情况,合同内容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而定,若在某一工序上出现问题,很可能影响到其他工序需要随着变更,造成的不良后果,如返修、返工、退工等现象,便会出现变更,这种变更可能牵涉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有所改变,重新制订,因此为了减少工作量,往往不依赖于合同变更,而从实际施工当中主观地调整工作内容。

2.3总分包关系不协调

在很多复杂建筑项目之中,存在很多数量的分包商,一般总承包商只在自身进度、成本目标等方面过度关注,没有与其他分包商进行良好协调。例如,在总承包商承接了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合同之中会规定分包工程需要做到活完场清,该部分费用也包含在合同价格之中。但当工程结束之后,现场依然留下了大量垃圾,谁也不愿意为此项工作负责。站在实际工程角度来说,只要不影响各自的利益,各个分包商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谅解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也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3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管理策略探讨

3.1加强对采购和人事的管理

材料采购环节是分包商有利可图的一个环节,经常会在建筑施工中出现材料采购以次充好的现象,一些分包商会采用不正当的方法,选择同样的款式,但材料的厚度或品质不同,如钢的厚度不同,使总包方不仅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还会给工程施工埋下隐患,而且还要使总承包方承担质量风险。因此,总包商应对材料采购进行严格把关,在分包合同中明确材料的各种参数,材料入场时,请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抽验,尽量避免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尽管分包出去的工作较为简单,总包商也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基本技术能力的考查,要求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持更换技术不合格的工人。安排专人进行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弥补分包商能力的不足。

3.2合同变更管理

建筑工程的合同的变更,主要是客观因素的原因,包括工程量的变更、工程进度的变更、质量标准的变更等。建筑工程合同变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之一,合同变更管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标准等,导致工程纠纷的出现。3.3监管独立,突出专业专职,增强监督调查处置的独立性结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从企业治理、合规管理、授权管理入手,以防范风险、堵塞漏洞、挽回损失为着力点,专司监督执纪问责,专职监督调查处置,减少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插手和干预,加强信息共享,注重线索收集,发挥监督合力,加大调查力度,依规依纪处置。

3.3规范指定分包、降低风险的思考

对发包人而言,在选择分包人时,因注意做好内部管控,避免出现利益输送等;在分包合同签订时,应避免与分包人直接签订合同,以免被认定为肢解发包,影响合同效力;在施工过程中,应规范付款、施工管理等,避免指定分包人的管理缺位,影响工期、质量等。对总包人而言,在指定分包合同签订时,应力求与发包人、分包人签订三方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在施工过程中,若指定分包人出现拖延工期、施工质量不合格等情形时,应及时保留证据、向发包人发出通知等,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3.4防控风险,强化监督实效,促进管理体系自我进化自我完善

首先,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将促发展与防风险作为一体两面同时强调,构建风险与责任、权力一体的防范机制;其次,保障体制机制高效运行,在经营管理层面强化制度刚性和违规处置,突出企业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再次,注重权力监督,按照科学授权、权责统一、权力制约的原则,监控权力运行轨迹,评估用权效果,在项目审批、招投标、分包确定等事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控制风险点。

3.5借助于培训提高执行力

即使合同管理和内容再完善,也需要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备较高的执行力,否则相关作用和效果也无法展示出来。合同管理是分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均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了解。在新工作人员入职时,管理人员可以做好执行力方面的培训工作,邀请优秀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引导新员工了解忽视合同内容的危害性。在工作之初,管理者还应该对其做好合同交底工作,使其对合同条款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另外,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管理人员,以此来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式。无论最终问题解决情况如何,工作人员均需要与项目部人员进行交流,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项目管理内容和形式越来越成熟,同时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分包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多要求。站在大型总承包施工企业发展角度来说,除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之外,还要将技术和管理优势展示出来。为此,分包管理有效性展示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斌,成娟.我国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191-192.

[2]熊志远,潘桂琴.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采购管理优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7):81-82.

[3]胡青云,杨飞,谷莎莎,等.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8):66-68.

[4]于洋.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J].门窗,2017(2):61-62.

[5]刘方.“营改增”条件下的建筑劳务分包管理[J].江西建材,2016(15):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