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价值探讨

王芳

(四川省宁南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宁南615400)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140例水痘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展开舒适护理)各7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2.11±0.88d)、止疹时间(7.14±2.01d)、头痛消失时间(1.95±0.88d)、住院时间(10.36±2.11d)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9%),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水痘患儿展开舒适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舒适护理;小儿水痘;应用价值

小儿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发病机制与水痘病毒感染有关,常发生于1~6岁儿童,患儿会出现高热不退、咳喘、食欲不振等表现[1]。病情发展、恶化,会引发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2]。临床治疗多以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治疗等控制病情为主。实践证明,在患儿治疗与护理中,引入舒适护理干预,可提升其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40例水痘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3±0.8岁;病程1~4d,平均1.3±0.5d。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35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4.5±0.9岁;病程1~3d,平均1.2±0.3d。两组在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均符合王慕逖主编《儿科学》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抗病毒与抗感染等药物应用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消毒隔离护理

水痘具有传染性,需在患儿疱疹结痂期间对其隔离,隔离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50%~60%,定期紫外线消毒与通风。护理操作时,避免接触患儿皮疹溃疡,做到勤洗手。

1.2.2心理护理

年龄低的患儿,自控力较差,易抓破疱疹造成疤痕,增加风险因素,对此可采用玩具等转移儿童注意力,与家长做好配合加强患儿安抚。年龄大的患儿,多与儿童沟通并给予鼓励,拉近与患儿间的距离,提升患儿的依从性与治疗配合度。最后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慌与顾虑。

1.2.3对症护理

间隔12h监测一次体温,对持续高烧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物理降温方式。持续头痛、头晕者,加强检查确定是否出现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及时汇报医生采取对症治疗与护理。

1.2.4日常护理

首先做好患儿皮肤清洁工作,定期剪指甲、清洗衣物、消毒玩具。其次在穿刺时,避免在疱疹处穿刺,严格无菌操作,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输液剂量与速度。另外在饮食方面,多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等,尽可能的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对哺乳期的患儿,注意饮食规律。

1.2.5出院指导

满一岁的出院儿童,叮嘱家长做好疫苗防护,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处,最后加强家长出院后续护理方面的指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在一到三周时间内,最常见为两周发病期[3]。在潜伏期的患儿,症状相对不明显,出现高烧表现后,后续会相继出现皮疹、全身症状。皮疹多以红点状斑疹为主,后续转变为丘疹水疱,好发于面部、躯干,然后向口腔、咽部等部位成片扩散。最后转变为疱疹,此阶段头皮、咽部等部位的疱疹疼痛加剧。水痘的出现,对患儿的皮肤完整性影响较大,缺乏疾病知识的家长,会存在水痘瘢痕等顾虑,但经过合理治疗,不会对皮肤造成影响[4]。

水痘不仅具有传染性,同时传播速度较快,加上儿童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血液、飞沫等途径传播,对此在治疗过程中,多以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感染等治疗目标为主,实现对疾病的防控。临床治疗多以中西药治疗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注重人性化护理工作的落实,更要加强病毒传播的抑制[5]。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勤洗手,隔离室勤消毒,保证患者在最佳治疗场所接受正确治疗与防护。

观察组患儿通过舒适护理,在退热时间、止疹时间、头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常规护理组分别减少了1.85±0.45d、2.78±0.57d、1.95±0.32d、2.89±1.33d,可见该种护理方式的有效性与确切性。患儿持续高烧、头痛会引发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实践证明患儿治疗时间越早,疾病控制的效果越明显,所以当家长注意到儿童出现发热高烧、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轻微腹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控制病情,避免继发性感染。对患儿展开舒适护理,在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方面,比对照组高出10.00%,可见该种护理模式的理想性,同时也推动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水痘患儿展开舒适护理,可减少患儿病痛,缩短治疗时间,继而达到治疗、护理目的,但是实际操作是相对繁琐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与家长密切配合,多为患儿构建治疗意识与康复蓝图,让其理解接受治疗的重要性,继而提升舒适护理干预在水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邱巧玲.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38-239.

[2]滕佳颖,陈静,胡婧,等.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3):167-168.

[3]李玉艳.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262-263.

[4]王霞.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98.

[5]彭东娟,李女,李耀才.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5,36(11):2368-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