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流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流程中的应用

杨越徐燕蒋明娟

广西省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研究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室流程中的效果。方法将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就诊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实验组采用精益管理中的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孕妇等待时间长的原因,采取就诊耗时、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具体措施。比较两组数据。结果制定了门诊就诊耗时表、采血室进行采血时孕妇的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孕妇在采血室所耗的时间及其满意度(均P<0.01)。结论实施精益管理在优化抽血流程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精益管理;抽血室流程;优化流程;满意度

精益是一种服务理念,它通过消除一切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浪费,使流程中所有活动都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达到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1]。我院是一所三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产科日均门诊量800多人次,随着二胎政策出台,产检人次不断上升,门诊量不断增加,每天的抽血量由80人次增加到220人次。随着医改逐步深化,减少病人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为此,我科室响应号召,启动优化门诊项目,以满足孕产妇需求和减少浪费的精益精神为指导来实现他们的等候时间。我就针对门诊采血室流程繁琐,物品摆放不清、等候时间长、服务满意度低等问题,应用精益管理在采血室流程进行优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采血室进行采血术150例,孕妇年龄17~41岁,孕妇12+6周之前,孕妇13~27+6周,孕妇28~48周各50例,采用对照法,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对比,两组病例数,组间年龄,孕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精益管理中的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孕妇等待时间长的原因,采取以就诊耗时、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具体措施。运用精益管理中的5S分析法,通过优化科室流程,改善采血室环境,设置叫号系统消除采血流程中浪费重复环节。

1.3评价方法:制定了门诊就诊耗时表、采血室进行采血术孕妇的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孕妇在采血室所耗的时间及其满意度。记录两组每位孕妇在采血室所耗的时间及其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并对采血室流程优化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在医疗行业中,精益管理就是通过消除各种医疗浪费,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料,以最少的投入为患者提供最大化服务,实现医院的价值体现,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孕期护理人性化的服务引进精益管理理念,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动力。

2.2我科室响应号召,启动优化门诊项目,以满足孕产妇需求和减少浪费的精益精神为指导来实现他们的等候时间。对于医院所要实施精益大项目而言,门诊项目是其中的子项目,而相对门诊所要实施的精益大项目而言,各诊室项目就是其中的子项目。同理整个医疗服务价值链,门诊其中的各诊室就是门诊价值链的一部分[2],达到整个流程的优化。

2.3通过开展精益管理,我们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不精益”的浪费,同时也掌握了解决浪费和问题的方法,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使抽血室环境变得整洁、工作井然有序,物品摆放科学合理,各环节衔接紧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消除了无效时间和步骤,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这个人员的满意度。

2.4随着医改逐步深化,国家卫计委决定2015-2017在全国医疗系统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质护理再一次提及。优质护理的推动下,减少病人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目标。如何实现目标,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3]成为医疗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2]肖智军,刘胜军,党新民.精益生产方式.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21

[3]朱成明,张莹.Mini-Hospital在门诊精益管理中的应用.国外医学,2012,29(4),185.

[4]杨凡,王琦.医院门诊流程再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48-48.

资金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课题(Z201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