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内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内科护理

朱红欣

朱红欣(漠河县人民医院1653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079-03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避免伤肾药物的使用:常见的伤肾药物有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减少肾血流量的降压药,如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盐酸胍乙啶等。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具有明确的肾毒性。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内科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等表现为主的一组肾小球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多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种病理类型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多数患者病因不明,15%~20%的患者从急性肾炎转变而来。

发病机制初期为免疫反应异常所致,大部分患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沉积的免疫球蛋白有IgG、IgA、IgM),通过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等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但也有非免疫性因素参与,如肾小球内血液灌注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跨膜压增加及高滤过,导致肾小球硬化。疾病过程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细胞因子、蛋白尿等也会加重肾脏损伤。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劳累等诱因,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

(一)起病方式

1.过去无肾炎病史,因感染或劳累而发病,潜伏期在1周以内,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诱因而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和高血压等。此发病方式最常见,占80%以上。

2.急性肾炎病程超过1年以上未能治愈,而演变为慢性肾炎,或急性。肾炎痊愈若干年后再出现症状。

(二)水肿由水钠潴留或低蛋白血症所致,早晨眼睑、颜而水肿明显,下午及晚上下肢明显,卧床休息后可使水肿减轻。重症者可有胸腔或腹腔积液。

(三)蛋白尿是慢性肾炎主要的表现,患者排尿时泡沫明显增多,并且不易消失,尿蛋白越多,泡沫也越多,个别患者尿可有异味。

(四)血尿多为镜下血尿,也有肉眼血尿。

(五)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导致阻力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增高。有时高血压症状表现较为突出。

(六)其他患者可有贫血、电解质紊乱,病程中有应激情况(如感染)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有些病例可自行缓解。

(七)并发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为慢性肾炎的终末期并发症,其他如继发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尿液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多数+~++,红细胞+~++、颗粒管型等。24小时尿蛋白多在1~3g,不超过3.5g。尿蛋白电泳以中分子或大中分子蛋白为主,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为多形性。

(二)血液检查晚期可有血红蛋白下降,尿素氮、肌酐增高。

(三)超声检查双肾可有结构紊乱、皮质回声增强及缩小等改变。

(四)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其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等为常见,晚期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等,称为硬化性肾炎。但是病理改变与病因、病程和临床表现并不一致。

【诊断要点】

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常在一周之内有诱因,B超检查双肾结构紊乱、皮质回声增强及缩小等改变,肾活检组织学检查有上述病理改变,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治疗要点】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目标。常采用下列措施:

(一)低优质蛋白和低磷饮食此项措施配合口服α酮酸,可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功能的减退,并可降低蛋白尿、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二)降血压药对慢性肾炎最有益的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这两类药物除降低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外,还有减少蛋白尿等作用,无论是否有高血压均可选用,除患者对此药有较重的副反应或有低血压不宜选用。如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2~3次,苯那普利10mg每日1次,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其他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其他血管扩张剂。这些药物主要用于血压增高的患者。

(三)血小板解聚药大剂量双嘧达莫(潘生丁)75~100mg,每日3次或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

(四)中药目前认为冬虫夏草、大黄及川芎甙等具有保护肾功能作用。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了解发病方式、起病缓急,首发症状、病程长短,有无反复发作病史,既往是否就诊,曾做过哪些检查,诊断是否明确,曾用过哪些治疗方法。目前食欲状况及食物的品种及数量,每日尿量,是否有夜尿增多。体检:检查一般营养状况、有无贫血貌,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血压的高低。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尿常规蛋白尿或血尿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功能检查及肾组织活检结果。

3.心理社会资料对首次发病者,了解患者对疾病防治及预后的认识,心理状态如何。对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对目前健康状况的认识及预后的想法。是否有焦虑、悲观情绪,如担心有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有无坚持长期用药的思想准备,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二)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及肠道吸收障碍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等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有关防治知识。

5.焦虑:与疾病的复发和预后有关。

(三)护理计划及评价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及肠道吸收障碍有关。

(1)目标

1)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

2)按饮食计划进餐。

3)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2)护理措施

1)向患者解释饮食的重要性:目前认为低蛋白饮食是延缓慢性肾炎发展是慢性肾衰竭治疗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患者由于胃肠道吸收障碍,食欲下降等原因易导致营养不良,为了达到低蛋白饮食又不产生营养不良,必须有合理的饮食计划。

2)要求患者回顾前24~48小时饮食的品种和摄入量,了解其原有的饮食情况。

3)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饮食计划的制定。要求蛋白质摄入量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蛋白质(如蛋类、奶制品、精瘦肉等),供能≥125.5kJ/(kg·d)。多进食非饱和脂肪酸,其余能量由糖供给。盐的摄入每天1~3g,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等。

4)定期测量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铁等。

(3)评价

1)患者能叙述每天应摄入食物的品种及数量。

2)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有关防治知识。

(1)目标患者能认识疾病的诱因、防治要点,并付诸行动。

(2)护理措施

1)让患者了解常见的诱发因素慢性肾炎病因尚未明确,但反复发作常有明显的诱因,如感染、劳累、不适当的用药等。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种诱因均能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即使未引起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但仍然会加重肾功能的恶化,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2)解释药物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慢性肾炎的治疗不是以消除蛋白尿和血尿为目标,但减少蛋白尿,有助于延缓肾功能的减退。用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肾功能、延缓或阻止肾功能的下降及减轻病情等。因此要遵照医嘱坚持长期用药。由于高血压可促进肾功能的恶化,因此,治疗高血压尤为重要,但降压不宜过快,一般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较好。

3)避免伤肾药物的使用:常见的伤肾药物有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减少肾血流量的降压药,如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盐酸胍乙啶等。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具有明确的肾毒性。

4)让患者了解病情变化的要点:出现水肿或水肿加重、尿液泡沫增多、血压增高说明疾病尚未控制,或有急性感染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让患者正确对待预后:教育患者慢性肾炎是一发展缓慢、病程迁延的疾病,控制其‘进展极为重要,要求患者及家属能够坚持合理的防治方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后将起积极、良好的作用。

(3)评价:患者认识诱因及防治要点,并付之行动。

【健康教育】

1.如无明显水肿或高血压可坚持上班,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劳累。

2.进行提高呼吸道抵抗力的锻炼。因为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反复感染)常会加重病情。

3.禁忌吸烟、饮酒。不要盲目服用“偏方密方”药物。

4.慢性肾炎预后,一般认为持续肾功能减退或有明显高血压者、新月体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预后较差,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贾秀琴.慢性肾小球肾炎从肝论治体会(摘要)[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2]王力杰,王舒阳.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之我见[A].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薛红.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江苏中医药》198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