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安全施工问题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房屋拆迁安全施工问题探索

张天玉

陕西空港城乡发展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咸新区712000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实施已经4年。随着这一轮城镇化的持续化进行,大量房屋拆迁工作的安全施工问题深刻影响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资质企业和私人承揽拆除工程,安全监管混乱,不按程序施工等现象频现,给社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就房屋拆迁的现状进行探讨,对房屋拆迁安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房屋拆迁;安全施工;安全监管;拆除工程

1现状探讨

房屋拆除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监控难度大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是安全事故高发区。2015年5月21日,在西安市航天基地一小区附近,一名两岁多的男童不慎坠入拆迁工地内至少30米深的一口深井。2016年9月10日,江苏沛县拆迁工地房屋坍塌九旬老人身亡。2015年5月20日,杭州余杭城建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在位于余杭区乔司街道三角村6组月牙河自然村208号拆迁房拆除作业时,发生楼板倒塌,导致4名现场施工人员被砸伤,3名工人被埋压致死。

以上拆迁工地的安全事故,有房屋拆除后自备水井未按规范处置,有房屋拆迁时挖掘机操作不当,也有安全监管不到位,管理混乱引起的事故,现今城镇化速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对于拆迁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拆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避或者减少拆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屋拆迁必须按法律、按行规、按技术要求严格执行。

2拆迁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发生,有一定客观因素,也有一定主观因素。环境、气候、季节、地质条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按照拆迁程序,遵规施工,加之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能够最大的程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但往往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人为的因素。

2.1前期准备不足,拆迁工程安全交底不清

拆迁工程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机械设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准备及安全管理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等。拆迁工程安全交底,包括安全教育、施工方法、持证上岗、设置安全围挡、警示牌、切断水电气暖、排查各类管道,爆破设计等交底工作。一些施工方为了争时间,赶工期,采取简单粗暴的拆迁方法,即不进行安全交底,也不进行现场摸排,组织人手便开始施工,有时电未断,井未填就已拆完房屋。

2.2安全监管混乱,监管责任缺失

房屋拆迁前,必须报建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包括拆迁许可证、可行性报告、安置政策、拆迁范围,时间,拆迁计划,安全施工方案等。此外,实施房屋拆迁时,一般要多部门联合、现场进行监管,工程监理及时与监管人员沟通,对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程序,现场秩序进行督导管理。大部分发生安全事故的房屋拆除事件,大部分是未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使拆除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政府安全的监管和检查,给事故发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同时,一些监管部门疲于应付,派遣一些不懂专业技术,无从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管,甚至有些监管人员不到现场,电话遥控,为拆除工程安全隐患提供了温床。

2.3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揽拆除工程

《建筑法》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此外,《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也规定其工程分包的承包人必须要有与其对应的资质。无资质企业和个人承揽拆除工程是房屋拆迁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一些中介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将拆除工程层层转包,甚至让一些无资质企业或个人承揽拆除工程,造成一群不懂施工技术、不懂安全措施,更不按章程、工序施工的人员进行房屋拆除施工,往往造成安全事故。

3相关措施及建议

3.1充分交底,提前做好拆迁工地进场准备

(1)重视拆迁工程交底工作。采取有效交底,保证拆迁过程中信息的准确畅通。建设方、施工方、监理及监管部门除了要与当地街镇、社区或村组充分沟通外,还要将各类手续提前办妥,与之公布。并将房屋拆迁安全隐患提前进行摸排,做好安全预警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2)建立安全施工台账。在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气候、季节、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劳动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建立适合项目的安全施工台账,按照时间节点、工程进度、岗位职责等划分,必要时可挂图作战,为安全施工做好准备。

3.2明确职权分工,联合监管

《建筑法》第50条明确规定:“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承担,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负责。”第43条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

拆除施工企业是履行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监理企业要按当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拆除施工。建设方、施工方要及时与街镇及社区(村组)充分沟通,定岗定责,及时与被拆迁业主协调,做好拆除前期安全宣传工作。

3.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环境的理念已深入各行业,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还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融合,行业标准与环保要求的统一,做到能迁决不拆,能少拆则少拆,拆后能利用尽量利用,拆除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作业,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定拆除计划。

政府上级监管部门要考虑依法授权,对社会关注度大的,有必要的行政事权进行下放,也要考虑、适度授权,进一步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放管服”职能。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减少因放权或授权后的乱作为和不作为。强化群众对放权或授权的监督,扩大社会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理念,营造更好的、更便利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陶矿之,戴建华.拆迁工地电力设施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J].农村电工,2014.

[2]孙志红.浅谈棚户区改造房屋拆除项目安全技术控制措施[J].理论实践,2018.

[3]刘敬爱,高会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权益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8.

[4]蒋彬.房屋拆除工程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