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45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45例临床观察

林文斌

林文斌(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464000)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148-02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临床观察。方法对2009—2011年我科收治住院的上颌窦囊肿45例进行鼻内镜手术摘除。结果45例患者,术后各种症状均消失,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上颌窦黏液潴留囊肿32例,浆液囊肿13例。4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均小于200ml。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1年无囊肿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可靠,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愈合快,效果好。

【关键词】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临床观察

上颌窦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上颌窦根治术径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我们采用鼻内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减少对上颌窦正常黏膜的损伤及刺激。上颌窦囊肿多位于上颌窦底和内壁。多为单侧,生长极缓慢,常无症状,多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无意中发现。传统的手术方法为柯-陆氏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我科自2009年—2011年在鼻内镜下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45例,并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住院的45例住院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3岁。单侧病变者41例,双侧病变者4例,合并中鼻道息肉者3例。多数患者有头痛、头胀等病史,其中9例患者无任何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发现单纯的上颌窦囊肿29例,均为单发。

1.2手术方法

1.2.1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作患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少许1:1000肾上腺素注射于患侧鼻丘、钩突前方黏膜下,作局部浸润麻醉。在0°内窥镜下完整切除钩突,找到上颌窦开口,以咬钳向前下方扩大,至前后径10—20mm,上下径8~10mrn,插入70°镜,找到囊肿后,以咬钳咬除。对于底壁或内侧壁的囊肿,多需辅以下鼻道开窗:将混有少许1:1000肾上腺素的1%地卡因棉片置于患侧鼻腔下鼻道内,表面麻醉2次。应用德国Wolf及Storz的鼻内窦镜、电视监视系统、手术器械和鼻窦电动削切器。全部病例均在电视监视和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不同的上颌窦囊肿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1.2.2单纯上颌窦囊肿经下鼻道开窗摘除:先将下鼻甲前端向中线翻转,扩大下鼻道,向后翻转下鼻道约直径约2.0cm的黏膜瓣,以直径约4mm的上颌窦穿刺锥穿刺进入上颌窦腔内用0°、30°、70°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腔观察囊肿大小、位置以及上颌窦自然开口及整个窦腔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病变仅局限于囊肿则用咬骨钳将窗孔扩大至直径约1.5cm,用钳子或鼻窦电动削切器摘除囊肿。复位黏膜瓣。

1.2.3合并有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或鼻窦炎的上颌窦囊肿:采用MesserKlingre进路,切除钩突,开放并扩大上颌窦口,用0°、30°、70°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腔,观察囊肿大小,位置。用钳子或鼻窦电动削切器摘除囊肿。如囊肿位于上颌窦的下壁或内侧壁不易经上颌窦自然口直接摘除时可经下鼻道开窗摘除。同时合并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和鼻窦炎一并处理。

2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各种症状均消失,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上颌窦黏液潴留囊肿32例,浆液囊肿13例。4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均小于200ml。经下鼻道开窗组有3例于术后取填塞纱条时出现开窗孔处出血,经再次填塞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1年无囊肿复发。其中采用MesserKlingre术式组16例出现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的黏连,2例出现上颌窦自然口的闭锁。经正规的术后鼻内镜复查处理术腔均能上皮化,各窦腔引流通畅,窦内黏膜光滑,无囊肿复发。

3讨论

3.1常见的上颌窦囊肿分两种,黏膜囊肿和黏液囊肿。一般在临床上说的上颌窦囊肿是指黏膜囊肿。黏膜囊肿包括黏液潴留囊肿和浆液囊肿,黏膜囊肿系窦内黏膜的黏液腺堵塞,腺体内分泌物潴留或者由于炎症、变态反应导致浆液潴留膨大而形成。传统的手术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需要做唇龈沟切口,凿开上颌窦前壁,损伤大,术后面部肿胀明显,甚至形成硬结,还可能遗留面部麻木,患者痛苦大、恢复时间长。内镜摘除其损伤小,视野清晰,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鼻腔及鼻窦手术中。鼻内镜手术将传统的根治性或者全部刮除鼻窦内黏膜的破坏性手术转变为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结构的微创手术,适用于上颌窦囊肿的切除,能够彻底清除病变。内镜有良好的光源,具有多角度窥视,切除准确,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愈合快,效果好,术后易复查等优点。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术前需常规行鼻窦CT检查,明确囊肿的大小及位置。行下鼻道开窗者若下鼻道狭窄,可先将下鼻甲前端向内上骨折,便于上颌窦穿刺器在下鼻道内的操作,术后复位。扩大下鼻道开窗避免向后损伤鼻泪管开口。经上颌窦窦口摘除囊肿,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前缘时不要超过1.0cm,以免损伤鼻泪管,利用鼻内镜。

3.2上颌窦囊肿早期症状不明显,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相应症状,对于有临床症状的上颌窦囊肿,应主张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的上颌窦囊肿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上颌窦囊肿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术野范围大,痛苦重,术后易发生面部肿胀,牙麻牙痛,上颌窦自然口闭锁以及术腔纤维化生长等缺点。而鼻内镜上颌窦手术方法简单、迅速、安全、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易于被医患接受。与传统的手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明视下进行手术操作,仅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的手术使广泛的鼻窦病变治愈或明显好转。

3.3通过本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多数的上颌窦囊肿可以通过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其优点有。①良好的照明,视野清楚。②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解剖结构和黏膜有利于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的保留和恢复。③损伤小,创面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④双侧病变者可一期同时手术,⑤单纯的上颌窦囊肿采用下鼻道开窗操作容易,术后恢复好,不会引起上颌窦自然口的闭锁和中鼻甲的黏连,可同期处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病变。同时在手术操作中我们体会到上颌窦开窗时勿太靠前以免损伤鼻泪管而导致日后形成鼻泪管狭窄、溢泪;开窗也不宜过于向后以免损伤鼻后外侧动脉。鼻内镜也有其局限性,对某些牙源性上颌窦囊肿还是需行上颌窦根治术。我们的体会是术前要行鼻窦CT或鼻内镜检查,对患者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要正确了解,估计术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彻底清除病灶,通畅引流,预防复发。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一飞.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2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10期.

[2]姚亮.鼻内镜上颌窦囊肿及息肉摘除术48例分析[J]健康必读2011年第9期.

[3]胡碧波.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37例报告[J]现代保健2007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