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化疗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化疗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李洁骆莉申晓玲李彦梅吴银霞赵文书解秀明郭俊萍

(1.河北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行化学药物治疗的116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测评6min步行距离(6MWT)与疲乏量表(RPFS)评分,并分析影响化疗患者运动耐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化疗后116例肿瘤患者的6MWT明显降低,RPFS评分明显升高,和化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93、14.447,P<0.05)。年龄≥60岁、女性肿瘤患者、离异或丧偶、肿瘤分期3-4期者6MWT降低、RPFS评分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化疗可引起肿瘤患者运动耐力下降,加重患者疲乏感。

【关键词】:肿瘤化疗;运动耐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78【文章标识码】A

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保守或辅助外科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化疗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机体正常的细胞,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衰退、运动耐力下降及疲劳加剧等症状。另外肿瘤细胞侵袭对机体营养的消耗及引起的癌性疼痛均可影响患者的体质,加重患者疲劳感[1]。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目标。本文总结分析116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运动耐力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男67例,女49例;年龄39~76岁,平均(60.73±11.42)岁;肿瘤类型:甲状腺癌16例,乳腺癌22例,肺癌21例,胃癌12例,肝胆胰癌10例,结直肠癌24例,泌尿生殖系癌11例。本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相关影像学、细胞病理学检查确定为恶性肿瘤;(2)体力状况(ECOG)评分≤2分;(3)预计生存期≥3个月;(4)认知及理解能力正常,能独自或协助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存在严重试听障碍及不愿配合者。

1.3研究方法

1.3.16min步行距离测定

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疗程结束后,测定患者6min步行距离(6minutewalktest,6MWT)。测定前先告知患者目的及评价方法,以得到患者的配合。实验在30m长的封闭走廊内进行,保存环境安静及空气流通,提前在走廊的中间与两头放置桌椅供患者休息。在午餐后2h开始测试患者6min内行走的最远距离,测试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量快速行走,如体力较差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行走速度,并鼓励患者坚持走完6min。测试前备好硝酸甘油、氧气等相关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患者出现心慌、胸闷、气促、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刻停止测试。

1.3.2疲乏量表评估

在6MWT测试完成后,请所有患者填写疲乏量表(RevisedPiper’sFatigueScale,RPFS),并根据评分结果评价肿瘤患者运动后的疲劳程度。RPFS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疲劳,10分表示极度疲劳,分值越高,疲劳感程度越严重。

1.3.3分析化疗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建立电脑Excel表,将6MWT与RPFS评分结果录入数据库。并分别录入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不同肿瘤分期患者化疗前后的6MWT与RPFS评分,统计分析影响化疗患者运动耐耐力下降的非药物性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6MWT、RPF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化疗前及化疗后6MWT与RPFS评分对比

化疗后116例肿瘤患者的6MWT明显降低,RPFS评分明显升高,和化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16.293、14.447,P<0.05),见表1。

3讨论

肿瘤组织具有高侵润性生长的特点,癌细胞的增殖依赖于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肿瘤组织生长的过程会消耗掉患者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患者出现消瘦、易疲乏及运动耐量下降。化疗对癌细胞具有非选择性杀灭作用,在消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机体的正常细胞,影响患者重要的器官的功能。化疗药物大多具有骨髓抑制作用,使骨髓造血机能下降、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起心率加快、心慌症状;骨骼肌缺血缺氧,影响患者正常的运动及行走[2]。本研究中,化疗后116例肿瘤患者的6MWT明显降低,RPFS评分明显升高,提示化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耐力。

年龄越大,患者各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对化疗药物的副反应更为敏感。女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突出,精神因素及女性体质特点导致化疗后运动耐力下降更为明显;家庭关系正常的患者可以得到家人、亲人的关爱,亲情支持有助于其应对化疗不良反应。肿瘤分期越高,侵润面积、对机体的损伤越大,化疗后更加重了其不适症状,从而导致运动耐力下降。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年龄≥60岁、女性、离异或丧偶及肿瘤分期3-4期患者化疗后6MWT降低、RPFS评分升高更明显。因此,临床在对上述患者化疗时应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其运动耐力下降[3],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春辉,梅龙勇,喻鹏铭等.术前肺康复对肺癌合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6):514-517.

[2]丁金霞,王婷,王维利,洪静芳,董云亚,汪锦芳.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05):462-465.

[3]袁玲,郭苗苗,许萍,王丽丽,卞丽娟,武丽桂,丁艳.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57(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