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护理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护理

郭丽

郭丽(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20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ofintervertebraldis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伤科疾患。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1][2],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对其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近2年来收治了约189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较佳。现将笔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9例中男135例,女54例;年龄18~67岁,其中20岁以下病人6例,21~30岁11例,31~40岁113例,41~50岁43例,50岁以上1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甚或腿部疼痛及麻木的症状,直腿拾高试验和屈颈试验为阳性,经CT检查确证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征象。住院时间为23~57d。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基本准备首先详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于术前完善各项常规化检验,并排除心、脑、肝、肾等手术禁忌症,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来确定护理问题。其次在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排便,并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避免手术后因不习惯而出现尿潴留和便秘等。同时学习轴型翻身法,以便术后能更好的配合翻身,预防褥疮。为防止术后并发椎间盘炎,做好皮肤护理,并给予抗生素。术前还进行了定位拍片,作好必要的检查,以掌握潜在病变,可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

2.1.2心理护理对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思想顾虑,如该病进行手术治疗能否治好、手术治疗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正常生活及起居问题等,进行耐心地开导,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概念、性质、手术的方法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使病人情绪稳定,以配合手术治疗。并介绍有关成功病例,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切口引流对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的患者,因手术引起的创伤较大,需常规放置切口引流,以负压吸引1~2d,于手术后2d拔除引流管,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引流液的颜色及量。若出现引流量过多,可能为脊膜穿破而引出脊液,当嘱患者去枕平卧,停止引流,以减少脊液的流出,出现头痛的患者可静脉注射水;若出现引流量减少,甚至出现引流2d其引流量不超过300ml的情况,当拔除引流管以减少对脊髓的刺激及产生伤口感染的机会。在引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如果在术后2~3d出现下肢及肛周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硬膜外有血肿,应进行手术探查。本组观察的病例,其负压引流均正常,拔除引流管后伤口均达一期愈合标准。

2.2.2术后基本护理首先应进行的基本护理是对手术伤口的观察。患者回病房后,在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应严密观察伤口出血的情况。其次是对病人的翻身护理。一般于术后平卧6h后,每2~3h采取轴型滚动翻身法翻身一次,以防褥疮的发生。本组189例病人均无褥疮发生。同时观察体温的变化,防止椎间隙感染。对患者的饮食及大便情况也应当注意,一般进食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多饮水;留置尿管者1周内应拔除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这期间还应密切注意的是病人的心理变化,应鼓励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尽量使病人的心态积极向上,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伤口疼痛难忍者,于手术后第1、2晚使用止痛药和镇静药。

2.2.3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由于椎板及椎间软组织不同程度切除,从而引起脊柱不稳定,约23例病人虽坐骨神经痛消失,腰痛却持续存在,这是由脊柱不稳定所致。这时指导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可以解除上述症状。一般于术后第5天开始帮助病人锻炼腰背肌,作背伸活动,同时指导病人作直腿抬高活动,以防止神经根通道因手术创伤而引起黏连。

2.2.4出院指导术后14d拆线,出院后腰围可固定6个月,半年内不宜负重,卧硬板床,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弯腰,避免下肢直立弯腰持重,并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因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大多人到中年,工作、生活负担均较重,往往得不到适当休息。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症状稍有缓解,由于忽视休息,工作或生活中劳累时症状复发甚至加重。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嘱他们注意适当休息,不要在治疗过程中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好工作和家务。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嘱他们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

参考文献

[1]杨传远,华明义,王本龙.腰椎闯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与进展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67.

[2]扬明玉,孙雪莹,崔松育,等.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