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发育症24例的钼靶X线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男性乳腺发育症24例的钼靶X线表现

罗春燕赵卫李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总结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2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13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24例患者中,弥漫型7例,团块型9例,结节型6例,分支型2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确诊意义,诊断上需与其他男性乳腺疾病相鉴别。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症钼靶X线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30-02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又称男性乳腺肥大症,是男性乳腺腺体的良性增生。男性乳腺增大的原因可分为脂肪沉积、肿瘤及乳腺发育症,其中男性乳腺发育症最多见。现将我院收治24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临床及乳腺钼靶X线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所收治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2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13岁,其中20~49岁6例,50岁以上18例。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摄双侧乳房钼靶CC、MLO位片,观察乳房外形、乳房发育形态及腋下淋巴结情况。

2.结果

2.124例患者因发现单侧或双侧乳房增大、压痛等症状就诊。双侧乳房增大13例,单侧乳房增大11例,1例患者乳头有溢血,皮肤无异常改变,在乳晕后方均可触及局限性肿块,质较硬,活动度好。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2.224例患者中,单纯左侧乳腺发育6例(25%),单纯右侧乳腺发育5例(20.8%),双侧乳腺发育13例(54.2%)。

2.324例患者中,根据其病变的钼靶X线表现大体上分为4种类型:

①弥漫型7例,乳房内呈弥漫性小斑片状影,类似于女性乳房内腺体。

②团块型9例,密度大致均匀,圆形或卵圆形,又称假肿块型。

③分支型2例,又称片絮型,表现为乳头后方分支装结构,呈线状或条索状向腺体深面延伸。

④结节型6例,表现为乳头后方可见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物。

3.讨论

男性乳腺发育症指男性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组织学表现类似女性正常的乳腺组织。男性正常乳房由脂肪、纤维组成。病变乳房外形增大,除正常的脂肪纤维组织外,主要病理变化有腺体增生及腺泡形成,其次为腺泡外胶原组织及脂肪组织增多,特别在乳腺叶间组织中更为明显。男性乳腺发育症可分为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及成人男性乳腺发育症,发病年龄跨度大,青春期在13~16岁之间,成年在50~70岁之间较多,并且其病因较复杂,主要有:①生理性: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旺盛,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刺激睾酮和雌激素的产生,但产生的量不平衡,血清中雌激素产生过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增殖。而老年患者可能与雄激素产生减少有关。②病理性:以肺癌、肝癌、肾癌等恶性肿瘤及肝硬化引起为主,前者能产生雌激素而后者因肝肾功能障碍导致雌激素代谢障碍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减少,血清中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所致;另外,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睾丸肿瘤、垂体肿瘤、甲亢、糖尿病以及某些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全也可伴有男性乳腺发育。③药物性:男性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癌雌激素对症治疗或服用洋地黄、甲氰米呱、利血生、雷尼替丁、安体疏通及谷维素等均可引起男性乳腺增生。④特发性:原因不明确,但有研究显示,此类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4],环境中存在一些类似雌激素样化合物,如双酚类、烷基苯酚类、多氯联苯类物质、邻苯二甲酐酸类、有机氯农药等,可进入体内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并且该类化合物是脂溶性的,故大多有生物蓄积作用。

鉴别诊断:在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进行诊断时,我们要注意可能引起误诊的一些情况,包括:①假性男性乳腺发育症:由于过多脂肪组织形成,多见于全身性肥胖症,在乳腺X线摄片上,不能看到乳腺管增生或乳腺密度增高区,仅见增多的脂肪组织。②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好发于老年男性,乳腺癌肿块多位于外上1/4部位,呈偏心性,边缘不清,伴毛刺状伸展,尚可有钙化征及肿瘤的其他征象;尚有少数病例可同时合并有乳腺发育症,要注意鉴别。③男性乳腺腺病:较少见。X线表现乳晕后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部分边缘有包膜状影。

【参考文献】

[1]徐开埜,唐敖荣.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162.

[2]奚月凤,徐志屏,顾文华,等.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X线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8):604-605.

[3]刘彤华,李维华,刘鸿瑞,等.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71.

[4]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