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初探

王林芳徐文静赵建美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266000)

摘要:目的初步探究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为我医院肿瘤治疗水平提升做出贡献。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3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热塑膜固定技术,实验组采取负压垫固定技术,观察组采取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在干预后,对各组的体位偏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固定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而对体位偏移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采取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研究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肿瘤疾病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高度转化,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技术突破[1]。肿瘤放射治疗主要通过放射线对患者肿瘤病灶的干预实现效果,干预媒介为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电子线等等。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患者的体位直接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固定技术成为了各大医学机构和肿瘤研究中心的科研重点[2]。基于此,我医院开展了此次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的初步探究,现在对此次探究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探究选择了我医院于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3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热塑膜固定技术,实验组采取负压垫固定技术,观察组采取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患者30例,女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为37-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68±6.84)岁,包括胸部肿瘤患者28例,腹部肿瘤患者23例;实验组包括男患者31例,女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为39-7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33±6.25)岁,包括胸部肿瘤患者29例,腹部肿瘤患者22例;对照组包括男患者28例,女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为40-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7.50±6.99)岁,包括胸部肿瘤患者32例,腹部肿瘤患者19例。三组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胸腹肿瘤,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未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继续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热塑膜固定技术,实验组采取负压垫固定技术,观察组采取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对照组热塑膜固定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于CT床提前安放热塑膜固定设备,医嘱患者仰卧在热塑膜固定板上,根据固定要求调整好患者姿势,保持放松,采取70摄氏度的恒温水对热塑膜进行软化,并立即将收缩的热塑膜安放于患处,使热塑膜能够保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并且显示出患者身体轮廓,待做好患者的体表塑形后,使用激光定位灯进行标记,再进行CT定位;实验组负压垫固定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于CT床提前安放负压垫,医嘱患者仰卧在热塑膜固定板上,根据固定要求调整好患者姿势,保持放松,使用真空泵完成塑形,之后进行标记和CT定位;观察组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的主要内容为:前期操作与前两组保持一致,首先应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垫塑形固定,再应用热塑膜塑形固定,操作方法与前两组相应方法保持一致。完成后,在进行激光标记和CT定位。

干预后,对患者进行EPID进行正位、侧位胸腹部图像拍摄,采取图相比对系统生成DRR,观察患者的X、Y、Z轴摆位误差。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各组的体位偏移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所有资料采取正态分布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处理,选择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三组患者在体位偏移情况上的比较

在进行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体位偏移情况为,X轴误差11%,Y轴误差13%,Z轴误差9%;对实验组患者体位偏移情况为,X轴误差8%,Y轴误差10%,Z轴误差11%;观察组患者体位偏移情况为,X轴误差5%,Y轴误差6%,Z轴误差5%。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体位偏移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腹部是肿瘤最为高发的位置,有超过65%以上的患者在肿瘤治疗中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研究表明,有30%以上的患者能够通过放射治疗根除肿瘤[3]。虽然放射治疗技术的诞生较早,但至今仍然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治疗肿瘤的关键方法,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积极意义。传统的放射治疗往往采取二维定位技术,现今使用的更多维度的定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定位精度,提升治疗水平[4]。由于放射治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保证照射剂量范围精确就成为了医疗卫生系统关注的焦点。与头部肿瘤、四肢肿瘤、颈部肿瘤等相比,胸腹部肿瘤在体位固定方面受到患者呼吸、体型、姿势等各类要素的影响,肿瘤靶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动态性,因此要选择最优的体位固定技术。本次研究对热塑膜、负压垫以及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固定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热塑膜联合负压垫进行体位固定的观察组在体位偏移情况(X轴误差5%,Y轴误差6%,Z轴误差5%)上显著优于其它两组(P<0.05),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拥军,蔡正斌,欧宝权.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4):407-409

[2]赵雪松.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9(11):119-120

[3]罗惠煌,倪晓雷,童远和.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5(12):38-39

[4]柯娟.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