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汪玉荣

汪玉荣(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8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提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Ⅱ型呼吸衰竭;预后影响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由肺泡通气不足所引起的缺O2伴CO2潴留称为Ⅱ型呼吸衰竭[1]。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症较重,并发症多,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将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2]。为探讨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本次研究,笔者就对我院部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原则对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强化,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8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9例,患者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8.5±4.5)岁,病程4-30个月,平均(14.5±3.2)个月。患者入选标准:①意识清楚并能正常完成各项交流与沟通工作;②无任何肿瘤及严重外伤等合并症;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明显意识障碍、听觉障碍等并发症;②合并有肺部恶性肿瘤以及严重外伤等合并症;③不能自觉配合完成治疗[3]。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采用循证护理,主要包括:①强化患者心理护理:心理应激水平居高不下是导致患者耗氧量增加、舒适度下降以及不适感异常上升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强化心理护理措施,使得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能够始终保持较低水平;②有效预防呼吸机并发症: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效预防呼吸机并发症是提升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所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③强化护理巡视:护理巡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巡视护理不仅能够及早发现日常护理中所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患者的信任度以及满意度。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等,并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研究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应用X2检验分析,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详见下表1。

3讨论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有或是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Ⅱ型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同时伴有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吸衰竭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氧气供应状况是治疗的关键[4,5]。后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是保证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我们在对日常护理工作总结的同时,采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及方法对传统护理进行强化,并根据护理结果对护理方法进行整改,着重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加强护理过程中护理巡视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提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梁磊,王玉萍,顾建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治疗中的应用级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4):3130-3131.[2]刘兰茹,张素芬.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35.[3]孙丽霞,石英.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72-74.[4]朱俊华.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4):226-227.[5]护理干预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07):433-433

来源期刊

医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