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措施

郭莉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医院153000

【摘要】目的:试析在产妇中实施自由体仕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妇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自由体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宫颈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中实施自由体护理,能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

该研究旨在探索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妇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自由体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自由体位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率遥对未来产妇分娩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以下为详细的报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产妇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自由体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各组产妇37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32岁,平均年龄为(24.52±1.00)岁。孕周最短的为37周,最长为41周,平均孕周为(38.20±2.01)周。观察组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34岁,平均年龄为(23.20±1.40)岁。孕周最短的为38周,最长为42周,平均孕周为(37.32±2.11)周。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使用常规形式的分娩方法。该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卧位方式完成分娩,取卧位,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位家属陪伴产妇,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观察组该组患者使用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详细如下:产妇生产的过程中,医生以及护理人员需要陪同患者,同时需要一位家属来陪伴产妇,指导患者采取可以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开展相应活动,例如:可以使产妇借助软枕,借助坐式的马桶以及坐便椅子等,同时需要支持且帮助产妇使用蹲、坐、摇摆、前倾、曼舞以及站立等生产姿势,在此过程中,产妇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来选择最佳的体位,产妇宫口全开之前需要避免产妇处于平卧位置。如果患者宫口开全的时候,那么就需要送进产房,这时候就需要产妇还是按照自己的选择,来使用坐、蹲、站立以及趴等自由体位来完成生产。等到胎儿头着冠的时候,就需要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带领产妇回到产床,这时候就选取半卧位,将胎儿分娩出来。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时间等均予以详细记录,同时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使用镇静、镇痛剂、催产素情况,会阴侧切、会阴Ⅲ度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发生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然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ASS20.0行统计学处理,分别用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用χ2和t检验行差异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妇各产程时间对比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初产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宫颈裂伤1例(2.70%)、产后出血1例(2.70%),对照组宫颈裂伤4例(10.81%)、产后出血5例(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因素是决定分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四大因素,其中产道和胎儿属于固定因素,人为无法改变,因此产力便成为了唯一需要临床有效控制的因素。大量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传统的床上卧位并不是分娩的最佳体位,而产妇的产力能够在自由体位的作用中得到极大的增强。与平卧位相比,人在自由体位时具有较强的肌肉收缩力及爆发力,从而促进产力的极大增强,同时促进宫缩,使产程进展得到极大加快。本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自由体位管理一方面能够促进产妇产程的显著缩短,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的极大降低。由于自由体位管理加快了产程进展,使医疗干预极大减少,让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有效增加,因此产妇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全身放松,如有效放松会阴等,在娩出胎头的过程中能够对助产士的指导进行积极配合,胎头保持缓慢而有节律地下降,充分扩张阴道及会阴。同时,自由体位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卧位压迫腹主动脉的现象,改善了子宫内血氧供应,避免产妇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现象。此外大量研究认为,人的机体在处于自由体位的时候,能够使机体肌肉发挥最强的爆发力以及收缩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能够让其在分娩过程中自由变换体位,进而达到纠正胎位异常、缓解心理和生理不适等目的。

本次研究表明,自由体位的生产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成功率,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采用自由体位生产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2.97%,剖宫产率为27.03%;采用常规仰卧式生产方式的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48.65%,剖宫产率为45.95%,对比两组的生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分娩方法使用常规方法袁其剖宫产率较高,自然分娩率较低,若使用自由式分娩袁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这跟大部分研究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总之,上述结果充分说明自由体位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邢志蕊.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J].中外医疗,2016,02:95-96.

[2]邢志蕊.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J].中外医疗,2016,02:95-96.

[3]王进军.自由体仕提高自然分娩率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有效性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