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探讨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的相关性

彭生旺

彭生旺(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数字技术;相关性

为了确保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环保节能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内容,这也是现代建筑的必然统一,虽然说智能建筑未必无法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但是,绿色建筑一定能够体现出智能建筑的功能,对于其中的数字化技术来说,只有通过实现绿色智能化建筑才得以体现。

一.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的实现可以将其视为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不仅具备建筑物及相关设备的硬件条件,还具备相应服务与管理方面内容的软件条件。在实现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就是由信息技术及相关高新技术组合而成,再加上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新型能源的应用以及设备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将绿色建筑的智能化公跟那个凸显出来,这也是其具有的综合性建筑特点。

(一)关于信息域系统的集成分层信息域系统集成平台主要是负责对系统数据的处理,相关系统的综合管理及增值应用都会在此得到实现,其相关的功能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源利用系统无论是在能源利用亦或是节能系统中,对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提高对能源的可利用率,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节能综合指标确定,必须要将可再生能源重视起来,这些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水能以及太阳能等等。在能源利用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为动态能源管理、能源分项的收费管理、外景灯光控制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各种子系统。

就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来说,采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为智能建筑提供温度的调节,对室内温度予以改善;或者将其利用到冰箱、冷库等的冷源中来,起到对食品存储的作用。就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来说,在建筑中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起到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调能耗的作用,或者利用在对蓄电池、燃气电池的电能补充中,节约能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室内环境系统为了能从根本上确保水生态系统及土壤的平衡,避免由于建筑行为而导致发生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必须要对绿地配置予以合理的确定,保证绿色建筑的合理密度及容积率,尽量降低发生大量的污染排放,另外,还应该充分的将计算机系统应用进来,做到让绿色建筑周边相配套的公共设施都能够合理利用起来。在室内环境系统下的子系统则主要包括:室外环境规划设计、场地污染监测监控、室外景观管理以及废弃场地利用规划等等。

例如对屋顶的绿化来说,在屋顶予以绿化是节约土地、增加建筑绿化面积的一种最有效方式,而且通过屋顶绿化,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湿度,节约能源,减少紫外线辐射,保护建筑结构的作用;另外,提倡在室外种植数目也是起到环境绿化的一项主要手段,而室外环境的绿化通常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污染性,比如说棕竹、沿阶草、白蝴蝶等等,能够对土地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实现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则是指在整个系统中,可以将诸多类型的相关信息系统予以组合起来,确保建筑信息能够实现与外部信息网络的畅通共享及信息互联,起到充分满足以建筑业务管理为主的应用功能中所包含的信息通信的基础设备要求的作用。在信息设施系统中主要存在的子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电话交换、公共广播、通信接入以及不同业务所需要的通信功能。

4.信息化应用系统在信息化应用系统中,系统起到的根本目的则是对系统中相关应用软件予以管理,以此来实现建筑物的各类管理功能或者是相关的业务等等,利用相关的绿色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或者是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其涉及到的相关子系统则包括办公业务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与建筑业务功能等诸多方面。

(二)关于控制域系统的集成对于底层控制欲系统的集成控制平台来说,具有简单、快捷且高效的特点,它是在控制总线网络互联对其提供帮助的前提下,通过物联网方式予以连接,满足不同的多个工况下路由器与工业控制器的一个通讯过程。经过采集监测的这一过程之后,在控制平台中对其做出响应,这样在以太网作用的背景下,控制工作流程就能够实现从底层控制域向上层信息处理域进行的相关处理,主要包括对信息分析、统计、存储以及其它的处理等等。关于控制欲系统的集成控制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公共安全系统在公共安全系统中,将先进的现代技术应用进来,确保公共安全,对可能会存在着危害到社会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予以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在公共安全系统中,主要存在的子系统包括停车场管理、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及火灾管理系统等。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为了凸显出建筑内部相关设备具有的高效、可靠节能安全特点,保证其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都必须要确保现场的诸多建筑设备是通过网络相互连接起来的,这样可以在各个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有力的监控。以分层布式的结构来实现对分散控制以及集中操作管理的控制。在这其中,存在相互连接的子系统包括:空调控制、电力控制、冷热源及给排水控制等等。

二.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的相关性分析随着绿色建筑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也已经深刻意识到,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是将信息技术本身所包含的知识、技术以及市场模式等进行的扩散与创新,而绿色建筑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其智能化的数字技术也使人们的胜过有了更多数字化特征,因此,在进行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利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关注程度,对其中存在的建筑节能、环保、节水等方面的矛盾予以良好解决。在这其中,由于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会不可避免的使用到大量电子产品,因此电能损耗的问题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功率越大的电子设备就会造成越高的损耗。就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耗电方面来看,需要着重关注的有两个方面内容:其一就是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等电子设备的持续耗电,据相关研究标明,在整个智能建筑的电子设备耗电量中,有40%左右都是计算机系统或者通信网络带来的耗电;其二是空调采暖或者是制冷系统,相关的方面还包括照明、给排水、电梯等建筑电气设备的电能损耗,这些占据总耗电量的50%左右。

基于此,想要促进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相协调、高效的发展,就必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能够确保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的电子产品等的节能设计问题,通过选择绿色节能设备或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降低建筑智能化设备的能耗量,满足节能减排的根本目标,因此这也要求在做好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的协调性方面选用绿色节能的软、硬件设备。

其次,进行对绿色建筑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的根本改造,促进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四网融合发展,以此来进行对系统中所有模拟设备的数字化处理。这样一来,在TCP/IP协定下通过四网融合就能够实现所有资源或者通信信息的共享。

结束语绿色建筑作为当前信息时代的产物,极具明显的信息时代特征,将各种智能化技术、节能环保的观念引入其中,实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实现又是各种电子设备构成的,尽管他们的用途、外型甚至是内部构造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其物理量测量值却具有共同特性,也就是说它们使用的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起到支持绿色建筑智能化实现数字技术的目标。

参考文献:[1]杨卫.关于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几点思考[J].数字化用户.2014(01).25[2]丁希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数字技术智能化发展[J].建筑与文化.2013(02).116[3]陈洪亮.数字法院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14(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