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宏王文娟张水仙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理疗科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分析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理疗科于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7,P<0.05)。观察组康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10.05,P<0.05)。结论: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用于肩周炎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体感互动康复训练;肩周炎;肩关节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241-02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1]。因此,肩周炎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均将受到一定影响。为了评估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的价值,本研究将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理疗科于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6.3±1.5)岁。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8~66岁,平均年龄(56.1±1.4)岁。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体感互动康复训练:(1)训练设备。选用SuperXaviX型、SuperXavi-2型康复训练程序,系统控制器(感应角度及感应距离参数分别为:≮100度、≮2.5米)、感应手套、感应垫及摇摆感应器等。(2)体感互动康复训练。根据肩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设计康复训练频率。训练采用体感互动游戏的形式,借助感应手套、感应垫等设备实现捕捉感应,给予肩周炎患者听觉、触觉及视觉等多重感官刺激,实现人机互动,提高肩周炎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随着肩周炎患者的不断康复,逐渐调整每日康复训练时间及内容,利用持续性的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脑供氧量,加速脑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两组均持续训练6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不佳:经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均无明显改善;康复良好:局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外展活动度高于60度,上举活动度高于110度,前屈活动度超出60度;康复显著: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外闪活动度超出75度,上举活动度高于130度,前屈活动度高于75度;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恢复正常。

观察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康复效果

肩周炎患者康复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肩周炎发病率逐年升高。肩周炎主要与缺乏运动、久坐等因素有关。肩周炎的危害在于:发病后,患者表现出肩部疼痛,若未及时治疗,局部疼痛作用的长期存在导致患者肩关节周围组织受损,进而影响肩关节向各方向的活动度[2]。康复训练是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基于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如何确立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成为目前理疗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常规康复训练用于肩周炎患者,效果尚可。

体感互动康复训练是一种以目的性主动运动促进康复的现代化手段。在体感互动康复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重复性主动运动,可诱导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性突触转入激活状态,促进新突触的形成,进而对肩周病变部位皮质神经元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种康复训练方法还可对神经元产生刺激,修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的优势在于:(1)易于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所采用训练设备、训练方法单一、陈旧,难以调动肩周炎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其在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有限。而体感互动康复则属于一种新型康复方法,其独特的人机互动模式更有利于患者接受。(2)快速重建感觉反馈。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的目的性更强,这种方法利用感应手套、感应垫等设备,精确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设计具有良好互动特性的康复方案,进而加速肩周炎患者感觉反馈的重建。因此,将其用于肩周炎患者,效果显著。

本研究将8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康复训练、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为: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肩周炎患者的积极性,促使患者对康复训练形成良好的依从性,而持续性的康复训练则通过多重感知觉的刺激作用,加速患者的康复。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较为显著。观察组康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71.35±14.59)分,高于对照组的(62.18±13.52)分(P<0.05)。上述结果充分验证了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的价值。

综上所述,理疗科可于肩周炎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推行体感互动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症状,提高其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此外,在给予患者体感互动康复训练时,需注意观察肩周炎患者的反馈,以便及时对康复训练方案作出调整,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以华,陶月仙.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社区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02):91-94.

[2]陈以华.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