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思考

史辉

史辉河南省平舆县实验小学463400

朗读,历来被视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朗读,能有效地调动感官投入,沉浸于语境中,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而随着新课改的进程,朗读的作用更加显现。那么我们究竟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我们的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呢?

一、得法——循序渐进,渗透方法

朗读是一种能力,而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达成,也不是简单地练几次就能掌握的,而必须经过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有系统的训练。

1.依年龄特点,以学定教。

朗读的基本器官是口、鼻、咽。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这些发声器官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只有当这些器官具备了相应的功能,才会发出满意的“声”来。除去器官本身的缺陷,教师应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展开相应的教学。

2.依学段特点,突出重点。

小学生要达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必须每个学段有所侧重。根据学段特点,要让学生由初期的“逐个字的非连贯的朗读”到“连贯的非准确朗读”、“流利的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的过程。

3.依编排特点,分类施教。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进行指导。低段教材,大多是故事性很强的白话诗歌、韵文,文章的句式一般比较短,语法停顿中较多的是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之间的停顿、段落跟段落之间的停顿,朗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兴趣。因此,我们训练的重点除了落实音准、音量外,还应包括连读、扫读、读前看后、段落停顿,这些技能是学生读通顺、读流利的前提。

依据不同学生、不同年段及教材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朗读教学,在乐读中渗透各种读的方法,在无形中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能力,增进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快语感的发展。

二、明理——探寻本源,读出音韵

汉语重意会,它的音韵美、形式美、意蕴美都极具悟性特点,全靠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会,依靠反复的读去体悟。而一切声音都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也不例外,它产生于人的声带的振动。任何声音在物理性质方面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只有在朗读中认清四要素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朗读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1.知音强,体现节奏美。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弱。音强在语言中用来区分轻重音和语调的上升、下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朗读中的节奏正是通过声音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形成的。语音学中说:“句子的主要意思不决定于文词的长短,而决定于句中的主要词语。”所以,朗读分清句中的轻重音,就知句意之轻重;理清停顿,才会读出句意,读出文句的节奏美。在朗读中,句子突出强调某些词语,改变某处的音强,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深层领域,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2.知音长,体现音律美。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久暂。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声带振动时间的长短。汉语的音长没有显著的区别词义的作用,但我们朗读时,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字音要拖得长一些,有些字音要发得短一些。依照四声,将文字分为平仄两大类。写诗填词作曲,巧妙地运用平仄,使这两类声调有规律地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致单调,念起来声调铿锵,极富音律美。

3.知音高,体现气韵美。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音高在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话的声调和语调主要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了音的高低。对于朗读来说,一定时间内读的词的多少,体现的是朗读的速度,即缓急。缓急的交替,就富有了跳跃性。朗读,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文句的主体意思,而这种主体意思的突现,必定得读快某些词,将这些修饰语紧凑起来,然后慢读另一些词,留出充裕的时间展示另一些词的意思。

让朗读来展示文章之美,才深知其中的音韵之美。而当学生明白了体现音韵性的各种基本因素,能随章句的变化而随意展现,那么,朗读就自然而美了。

三、融情——因文而生,以读悟情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于声而声成文”。当语言节奏与内心节奏相契合时,这份自然而然、不能自已的“情”就喷薄而出。朗读不仅是口腔发音的活动,同时也是情感的活动。潜性涵泳,沉性感悟,适时点拨,都有助于文中蕴含情感的抒发。同样,抑扬顿挫的朗读也会有效地培养学生领悟课文思想感情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1.以思促读,明晰真情。

人文的富含,往往随文章而生。课文中常有令人神思涌动的空间,关键是能否发现这些空间,让学生读思结合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有口无心,则读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思”结合,以读助思,以思助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朗读中的“思”不仅仅是思考问题,更包含了学生在朗读中想象与文本文字相对应的画面。“寻言以明象”,朗读优美的文字,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这样有助于谌胛淖置烂畹囊饩场M熬傧蠡骨椤保婊崾估识脸渎媲椤?2.联系生活,表白心情。

课文与学生因时代或距离等因素,让学生难以真切地感知文中所指情境。但学语文不能因此而止步,不管如何,总有现在的某个生活或见过的媒体、书籍中的片断能接近甚至于类同文中所指情境,此时,以往的生活体验就成了作者和读者交流的桥梁,成为突破这样难点的关键。教师要积极模拟相应情境,让学生的心应境入情,体验其中的种种情绪。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联系学生以往的体验,就能为朗读指导打开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让学生把自己以往的体验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这时的朗读,就是为了表达自己不可压抑的情感而需要;这样的朗读,就是自己心情的表白。

总之,朗读能力的形成需要兼顾自主感悟和对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还需要联系语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和指导不能停留于通过简单的模仿和低水平的重复读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它只有与情融合,认清朗读的本质和规律,根据学生特点,得法施教,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