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探析

刘鑫吴华英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市义安区供电公司安徽铜陵244100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会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深远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影响内部控制各个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策略。旨在帮助我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推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并优化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

引言:会计管理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管理内容,是对企业财务流动情况的客观记录,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以及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对此,在内部控制的整体条件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1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1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要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这些关乎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状态和对待财会工作的认真性,内部环境更注重作用在内部员工的身上,并对企业员工养成良好工作行为有着巨大帮助。内部环境是一种无形的要素,是长期作用于企业内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企业内部的稳定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内部的调整,并时刻保持稳步上升的商业活动。稳健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使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简单化和轻松化,使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和传递过程中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严谨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会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可以更加谨慎小心,并以企业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完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1.2风险评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但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目标函数与风险偏好通常不一致,股东的利益目标在于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而管理者的利益目标在于实现薪酬利益最大化。由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要大于所有者的风险偏好,所以管理者会倾向于通过从事高风险活动获取高收益,以促进薪酬契约以最大化私人利益的方式履行。[1]然而,一旦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就会诱导报表粉饰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内部控制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程序,能够有效遏制管理者的高风险决策与行为,大大降低出于隐藏决策损失所产生的业绩粉饰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谨慎性与可靠性。此外,风险评估结果还是会计人员对于事项重要性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果风险被人为低估,那么重大事项的列报与披露将不充分、不详细,从而使会计信息不符合重要性原则。

1.3控制活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是保障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企业通过对职责分工、授权审批、限制接近、财产清查等控制措施,降低出现各种错弊的可能性,保障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此外,控制活动的实现往往需要流程化处理,流程化的控制活动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与信息生成的效率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明晰性与及时性。另外,除了常规的控制活动,“三重一大”的决策审批制度、例外报告与管理制度等控制手段有助于把握重要与突发事项的处理,反映到会计工作之中即体现为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

1.4信息与沟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条件。企业需要通过内部沟通和信息共享来达到企业内部员工工作顺畅和日常工作的和谐进展的目的。企业内部信息的及时传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快更准的作出决策,也可以使各部门的合作更加融洽,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性,会计信息使企业可获得的信息中最具有集成性与综合性的信息,也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信息与沟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对财务的支持和监督来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由于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各部门的经济行为被会计人员所掌握,通过及时、完整的传递与沟通,可以加强企业决策者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会计部门的整体协调来达到稳定的效果,在这种稳定状态下所产生的财务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与完整性。

2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策略

2.1落实企业文化的渗透功能

在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下,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优化。[2]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营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精神激励以及约束。对此,企业应该在企业文化之中,贯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尽职尽责的思想内涵,以此形成对企业员工的道德渗透,培养员工诚信、廉洁、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避免在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舞弊、篡改思想的出现。

2.2建立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应当建立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企业应当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营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①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快推进立法进程,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②自企业自身层面来说,企业应当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落实。一方面,企业应当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认识,推进对内部控制制度精神的有效学习、贯彻,基于此,企业必须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强化对国内外优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实践的研究,通过对他们成功经验的汲取,并结合我国发展实情,进一步构建起具备我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3]。与此同时,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构建适宜企业的内部控制度,从而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3强化企业预算监控及内部审计监控

通常而言,企业要想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必须强化企业预算监控及内部审计监控。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①强化预算监控,有效发挥预算监管效能。一方面,确保预算岗位人员的权责分明,由此既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还可推动预算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强化对预算人员的培训,以提升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应当提升预算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并构建实时监控系统,推动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4]。②加大企业内部审计监控力度。一方面,推进企业审计部门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监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4增强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员工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对推进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所以,企业应当采取有力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①企业应当加大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大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力度,依托高校获取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当构建健全的薪酬待遇机制,以招徕众多杰出的社会人才,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②强化企业内部教育培训机制,依托会议、讲课等形式以增强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③企业应当始终贯彻激励手段,以调动起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内部控制意识。

结束语:综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的重要管理方法以及手段,在这一实际情况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实践,切实优化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芳兰,刘亦陈.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2018(10):118-121.

[2]何宜航,聂晶.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5):178-179.

[3]姬国花.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05):151-152.

[4]朱俊卿.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要素视角[J].河北企业,2018(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