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常翠

常翠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7312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科目,阅读不可或缺,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但当前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却令人担忧,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阅读教学形同虚设。通过以上诸种因素的分析,要有针对性地展开剖析,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作为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语言积累,已经具备了开展阅读教学的基本条件,为什么阅读教学反而难以实施了?我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对象】

和政五中初级中学(12个教学班,在校生540余人)。

【调查时间】

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

【调查问卷】

1.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2.教师对开展阅读教学的兴趣调查。

3.学生及家长对阅读教学的看法反馈。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余份,回收400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老师问卷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

一、对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

有的老师反映说:“有的公开课、演示课确实上得好,但我们发现,不少课上得很花哨,学生得到的实惠很少,讨论来讨论去,热热闹闹,一堂课就那样上完了。可到最后还得考试,要考试就要有习题训练,否则,我们老师心里没底不说,学生走进考场,心里也会感到惶惶的。其实,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一如既往地上下去,不顾眼前,放眼长远,学生怎会心里没底呢?

二、对阅读教学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够

有的老师说:阅读教学不就是以前的课文讲解吗?一个个知识需要学生背,课文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要归纳整理。长期下来,我们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而不重视语文学科。反过来,我们有的老师怨天尤人:现在的学生语文怎么这么差!学生眼中的阅读却是另一番天地,他们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多读书就行了,而多读书又不能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干脆不读了。师生认识上的差异导致我校的阅读教学几乎回到了老一套: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横插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剥夺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直接对话的权利,以致阅读教学长期“高耗低效”。

三、教者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

我们教者有时感慨新教材、新教法,说真这样教,课堂轻松多了,不需要多讲,只要点拨,久而久之,就变为学生自己读了,一上课,几个问题一提,“你们讨论吧!”自己若无其事,学生兴趣没了,不愿讨论了,倒头来埋怨学生知识能力差、水平欠缺、不具备开展阅读教学的能力等等。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自己也能融于学生的讨论中,多质疑激趣,多引导,学生怎会讨论不下去呢?

四、学生的阅读量难以保证阅读课的开展

据此次调查发现,十二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平时一周只有一节阅读课,有时还不保证。这种情况下,需要以大量课外阅读量为基础的阅读教学难以施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打开《新课程标准》,九年的课外总量400万字醒然在目。面对这个数字,看看这个教学现状,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的阅读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的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乃当务之急。

1.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到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主人翁,由“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2.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指导学生多读名著、名家名篇。语文阅读课的正常、顺利开展如果离开了课外的保证,恐怕寸步难行。正如我们所言,课内应是打好基础、学好方法,而课外则是充识、拓展和保证,二者相辅为用,缺一不可。

3.指导学生学会精读、注读、略读和浏览。长期的灌输式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对待每一篇文章都以同一种方法来读,即教师精讲、学生精读,久而久之,我们发现,“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没有个侧重,没有个区分度,学生该读的没有读出来,而不需花时间的,学生却浪费了大量的脑细胞。

4.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者在上阅读课时一定要纠正一个观念,即阅读只有课堂读书这一种形式。阅读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朗诵、读书竞赛、辩论等。只要我们教者灵活运用,用各种不同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一定角度来说,我们的阅读就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