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 3

浅谈专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张雯迪青彩虹

张雯迪青彩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中心医院02402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01-02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它包含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及手术后期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这段时期。手术治疗存在于外科,外科又包括心胸外科(心外科和胸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等、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和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妇产科(妇科和产科)五官科等。外科护士在围手术期的重要职责是在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提供整体护理,采取措施使病人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病人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防止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

手术前的护理

一手术前期护理

心理准备:术前病人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夸大手术的危险性;不理解麻醉的过程;不知道疼痛的程度;对预后悲观。为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消除‘未知’,应着手于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从而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减少病人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减少陪护。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介绍病区环境。叮嘱患者下床活动注意地面小心路滑,告知卫生间、开水间、楼梯间的准确位置,并告知床头的设施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

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需经阴道的手术要提前备皮。

呼吸道准备:改善通气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戒烟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如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应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胃肠道准备: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赛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④排便练习。

手术室准备: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访视者通过病例和主管医师简单了解病人的情况,根据情况跟病人进行针对性沟通和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在访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病房医师和护士及手术室护士长。告知患者需注意的事项。访视后根据病人的情况认真填写访视表,并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

手术室护理

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

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嘱患者排尿,决定是否置胃管和导尿。

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

擦去指甲油,唇膏,眼影等。

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将病历,X-线片,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告知家属在等候区等候,以便需要时及时找到。

二手术中的护理

1检查手术间内各种药品、物品是否齐全,室内固定物品是否适用。检查控制面板的空气净化是否打开,相应设施是否已经启动,调节手术间温度,使温度维持在这22~25摄氏度,湿度维持在40%~60%。,根据手术特点准备手术床。检查术中所需物品的消毒灭菌时间,消毒指示卡,包装完整性,有效期,并按无菌操作原则依次打开。 

2保持手术间整洁、安静,病人进入手术间后,按手术通知单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以免发生错乱,并在记录单上签字。注意为患者保暖。在充分暴露术野的同时加盖棉被,保持患者的基础体温。如有贵重物品应取下当面交由家属。

3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言语进行交流;告知患者各种事项,动作的理由或原因。建立术中所需静脉通道,链接仪器设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师做好麻醉,输血或给药时,根据医嘱仔细核对,避免差错。根据手术需要摆放手术体位,手术体位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有利于暴露手术野,方便术者操作,对呼吸、循环影响最小,不使肢体过度牵拉或压迫而受损,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应有托架支脱。注意保护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

5手术野皮肤消毒。消毒液不可过多,从手术中心开始,用力稳重均匀环行涂擦,消毒范围应超过手术切口所需面积。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物品,准确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并复诵一遍。协助术者穿手术衣、盐水冲洗手套上的滑石粉。调节手术灯光,连接电刀、吸引器等。

6手术过程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手术进展,随时供给手术所需的一切物品。重大手术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应急准备。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如有违反立即纠正,防止污染手术区域。洗手护士保证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及时、准确、迅速的传递手术所需器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病人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7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手术结束前、手术中途调换护士前清点物品,以防物品遗留体腔或组织内,并在记录单上双签字。如有手术标本应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按时送检。

8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协助术者包扎伤口,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病人病情、皮肤情况及所带物品,双方在病人交接单上签字。洗手护士消毒、清洁、保养器械,整理器械并包装好,感染的器械应特别标记,以便对器械进行特殊处理。精密贵重仪器应妥善清洗,专人养护,检查器械是否完整,专人包装灭菌。整理手术间物品,并对下一台手术做准备。

三手术后的护理

术后病人的卧位: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病人平卧4—6小时。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度,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生命体征的观察:大手术后一般每15~30min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一次,至少连续4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每60min测量一次。小手术后可每1~2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平稳后可改为每4小时一次。体温一般为每2~4小时测量一次。

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有呕吐物及时清除。给氧。如发现病人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应立即查明原因,尽快处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床上翻身、变换体位,鼓励其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水电平衡:给与静脉补液。记每小时出入液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检查皮肤的温度、湿度和颜色,观察敷料渗血情况,每日计算24小时出入液量,根据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契压、尿量、尿比重、脉搏的变化调整补液量。定期取血了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情况,及时纠正失衡。

重建正常饮食和排便形态:术后饮食形态的恢复步骤由麻醉方法、手术的种类、病人的反应来决定。要鼓励病人及早恢复经口进食。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带有胃肠减压者,术后24~72小时禁食、禁水,经静脉补充营养,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试行进食。术后需观察病人排尿情况,记录自行排尿的时间。

控制疼痛、增进舒适:麻醉作用过去之后,切口开始感觉疼痛,术后当天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剧烈,24~48小时后痛感会逐渐减轻。切口痛与切口的大小、切口的部位、体位和情绪状态等因素有关。可以取合适体位、药物止痛、镇痛泵止痛和减轻焦虑。

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按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如冲洗;不过久留置各种引流。

并发症地观察及预防

呼吸道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肺栓塞、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最常见的有肺不张和肺炎。

呼吸道护理问题的主要相关因素;(1)有吸烟史。(2)术前有呼吸道感染。(3)术后有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4)麻醉剂、气管内插管和氧气吸入导致支气管分泌物增多。(5)术后疼痛剧烈,或有胸部或腹部高位切口。(6)术后缺乏活动。(7)开胸手术导致肺泡萎陷。(8)麻醉性止痛剂的应用。

呼吸道并发症的主要预防措施:(1)术前做好呼吸道准备。(2)术后协助病人早期活动,卧床病人做床上移动和翻身。(3)鼓励病人每小时需要重复做深呼吸5~10次,至少每两个小时作咳嗽咳痰一次。(4)观察痰液的外观、性质。痰液粘稠,带有颜色,或有气味,给予雾化吸入、局部或全身用药稀释痰液、控制感染。(5)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6)避免术中术后呕吐物误吸,防止继发感染。(7)评估病人是否有呼吸不畅和咳嗽抑制现象。给止痛药物之前数呼吸,若呼吸次数低于12次每分钟,不能给药。(8)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术前积极控制感染,术中尽量不用吸入麻醉。

胃肠道并发症:多见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和急性胃扩张,多数为麻醉反应以及术中暴露,手术操作刺激的神经反射性反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缺氧,精神心理因数也可能是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

腹腔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正常恢复往往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情况下肠管功能的恢复在术后12~24小时开始。此时肠鸣音可以闻及,术后48~72小时整个肠道蠕动可恢复正常,肛门排气和排便。由于术后禁食或进食过少,术后早期便秘属正常情况,不需处理。如果术后已进食多天而不能排便,则需要采取通便措施。

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预防措施:①胃肠道手术术前灌肠,放置胃管。②麻醉前给药。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早纠正低血钾、酸中毒等。④术后禁食,留置胃肠减压3~4天。⑤卧床病人取半卧位,坐床上移动和翻身,腹部按摩。⑥协助病人早期进行术后活动、下床行走。⑦严密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⑧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

泌尿道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尿路感染。术后8小时病人仍未排尿,耻骨上有明显浊音区,既表明有尿潴留。尿路感染多发生在膀胱,感染蔓延后可形成肾炎或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一般无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或膀胱刺激征,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或脓细胞。

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①尿潴留。②留置导尿③摄入水分不足。

秘尿道并发症的主要预防措施:①术前锻炼床上排便。②术后鼓励和协助不习惯床上排尿者在床沿,或站立排尿。③给予镇痛药物控制疼痛。④积极解除排尿困难,防止尿潴留诱发尿路感染。⑤对留置导尿病人操作时注意无菌原则⑥鼓励留置导尿病人饮水,冲洗秘尿道。⑦观察排尿情况

切口并发症: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在手术后3-4天内最明显。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及切口局部变化。术后初期病人底于38℃的发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破坏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不需处理。若术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出现的发热,应及时检查切口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和硬结或波动感。切口裂开发生与手术后6—9天,腹部切口裂开较常见,多发生于体质差、营养不良或是过度肥胖。切口感染、切口缝合不佳也是切口咧开的主要原因。

切口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①病人体质差、慢性贫血、营养不良或是过度肥胖。②切口有血肿、死腔。③术后切口保护不良。④术后严重腹胀使腹壁切口张力增大。⑤术后剧烈咳嗽、喷嚏、呕吐,用力排便增加腹压。⑥缝合技术不佳。

切口并发症的预防: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增加病人的抵御能力。③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④肥胖病人可用张力缝线或延长拆线时间,拆线后继续腹带加压包扎伤口。⑤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伤口局部变化,化脓的切口需及早间隔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防止切口裂开。

其它并发症: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还有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和化脓性腮腺炎。褥疮和下肢静脉血栓均与术后卧床、缺乏活动有关。一般手术病人均应鼓励于术后24—48小时内下床活动,但循环呼吸功能不稳定、合并休克、极度虚弱,或是血管手术、成型手术、骨关节手术后病人应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时间。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可由第一天在床上坐起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至坐床边椅上数分钟,然后再开始床边、房间内和走廊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