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极低体重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发展性照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极低体重儿的影响

刘焕利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监护病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时间在2015年12月—2017年03月的重症监护极低体重16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给予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影响。结果:新生儿经过护理之后,在重症监护室中极低体重新生儿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增长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比对照组少,而其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都比对照组多,组间存在差异性,即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对于在重症监护室的极低体重新生儿而言,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其生命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帮助新生儿更早的恢复正常。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新生儿重症监护;极低体重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17-01

在当今,医学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医疗卫生水平得以提高,尤其在重症监护室中新生极低体重儿的护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对于新生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其患病率比较高,而在实际的护理中,应用新型的理理念,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重视[2]。此文选择时间在2015年12月—2017年3月的重症监护极低体重16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时间在2015年12月份—2017年3月份的重症监护极低体重16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新生儿有95例,女性新生儿有72例,其日龄为1~4天,体质量为1024~2482g。参与研究的两组新生儿均符合极低体重儿诊断标准,组间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发展性照顾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对于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极低体重新生儿而言,需要给予其如同“子宫”一般的呵护,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纯棉的柔软度较好的儿童全棉浴巾进行对角折叠,之后卷曲形成长条状,包裹新生儿的身体四周,尤其是头部也需要围绕在内,其形状与鸟巢相似,故也称作“鸟巢”护理。在使用“鸟巢”之前,应该将其放在暖箱中进行预热,温度应该达到34摄氏度左右,之后把新生儿裸体放入,在其颈下垫上软枕,以此保证新生儿的颈部处于伸展位,为了给予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更好的照顾,需要根据其胎龄以及体重等对暖箱的温度进行适时调整。

其二,对于新生儿而言,强光会使其视网膜受到伤害,同时也会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影响新生儿的深睡期时间,进而导致新生儿无法达到预期的增长体重,延长了住院的时间。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人为对室内的灯光亮度进行调节,其亮度适合观察为宜。

其三,给予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进行集中护理,3个小时与新生儿进行一次接触,接触之后需要给予其3小时左右的连续休息,确保其周围环境足够安静,并进行管饲喂养,同时进行吸痰工作和动静脉留置针固定,以此提高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进行动脉穿刺的次数。

其四,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工作。即每次给予新生儿鼻饲前的十分钟,应该让其吸吮未开孔的橡皮奶嘴约10分钟,每次的喂养时间间隔为3小时。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睡眠时间、平均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实验数据,组间的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时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在重症监护室中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增长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比对照组少,而其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平均的留置时间都比对照组多,组间存在差异性,即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具体见表1。

表1实施不同护理后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影响分析(n,x-±s,h,天,kg)

3.讨论

在当今,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方式,其主要以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为护理对象,对于早产儿而言,其机体的各系统均没有得到完全的发育,生命体征也不够稳定,在出生后的护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若是护理不当,则极易造成不同的疾病,威胁新生儿的健康[3]。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注重每一个个体的个性,采取个性化护理,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因素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具体包括声、光以及温度等,通过“鸟巢”护理,暗室护理以及非营养性吸吮护理等给新生体重极低儿更好的生存环境,进而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

在本次研究中,新生儿经过护理之后,在重症监护室中极低体重新生儿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增长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比对照组少,而其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都比对照组多,组间存在差异性,即(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实践证明:该模式应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其可行性高。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室的极低体重新生儿使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减少其住院时间,帮助新生儿更早的恢复正常,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阳素,蓝文兰,郭燕如,等.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8(2):310-311.

[2]李莉.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33):165-166.

[3]厉建英,谢微微,陈晓春.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