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陈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陈会

陈会

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37000

【摘要】目的:研究将手术室优质护理运用于急诊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手术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和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干预,观察行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指标和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还站着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手术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其生理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手术;心理状况;生理状态

手术治疗常用于一些危急重症疾病的治疗中,难度大,较为复杂。手术室是行手术治疗的主要科室,面对的普遍都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这些患者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生理和心理都十分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抢救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心情焦虑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更不利于病情康复[1]。因此,对急诊手术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此次调研通过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手术患者共计10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带来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手术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44.5±5.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43.2±4.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医生联合诊断,患者病情状况属于此次调研预选取对象之内;患者本人和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调研。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患者;缺乏足够自主意识的患者;对此次临床试验使用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拒绝参与此次调研的患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敦促患者手术前不能进食,为患者讲解此次手术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举措为:①健康教育:耐心为患者讲解和手术相关的知识以及疾病知识,告知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②心理护理:由于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普遍都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患者一时难以接受现实,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一旦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③术前护理:手术进行前帮助患者进行各种准备,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杀菌,并保持干燥。④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进行处理。⑤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观察创口是否存在渗血情况,如患者过度疼痛,护理人员可教会患者如何通过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关键时可行止痛药干预。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出院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多选择鱼肉、鸡蛋和豆制品类的高蛋白食物,及时补充身体所需微量元素,避免摄入生冷、辛辣的食物;且告知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叮嘱其保持适量合理运动。

1.3观察指标

生理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理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得分越低表示其心理状态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变化,观察组三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指标

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中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科室,面对的普遍都是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的患者。且由于病情特殊,此类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容易滋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增加手术的难度,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本人也是威胁[2]。尤其是面对一些创伤性、感染性患者的时候,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3]。因此,对急诊手术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手术室优质护理就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其具备针对性强、个性化的、全面性的特点,对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在对急诊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当行优质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

通过对此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发现,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共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急诊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干预能够带来比单纯行常规护理更加显著的效果[6]。

综上所述,由于急诊手术患者病情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有一些不配合治疗的行为,不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也对治疗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其病情康复。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行手术室优质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降低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董艳华,赵芹,李英丽.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51,154.

[2]张璐.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实施对急诊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9,(13):123.

[3]杨同娥.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急诊剖宫产孕妇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160-161.

[4]王丽君.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开展及护理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7):125,127.

[5]王慧.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660-1662.

[6]史江丽,刘美景,杜晓琴.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