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关于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的探讨

李莹莹崔鹏宇

丰宁满族自治县裕林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河北丰宁068350

摘要:容器育苗技术具有节约种植、苗木成活率高且抗逆性强、栽培可控性强等优点,技术优势显著,值的在林业种苗培育中推广应用。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相关技术流程及规范作业,选择合适的育苗日期,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选择适宜的圃地及容器,配置营养土,制作催芽床,播种后控温催芽,加强芽苗管理,随后进行营养土装袋、容器苗床设置等工作,待种芽长到3至4cm高时,即可起苗移栽,移栽后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种苗达到出圃标准后炼苗,整地造林。

关键词: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探讨

在环保型社会建设的号召下,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单一化的苗木栽培方式趋于规模化、标准化[1]。容器育苗是一种现代化苗木栽培技术,具有节约种植、苗木成活率高且抗逆性强等优点,省去了苗木在栽培后需移植的步骤,是精品苗木栽培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对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园林苗木容器化栽植的优势

1.1移栽成活率高

在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时,通常会遇到苗木移栽成活率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苗木移栽技术较为落后,苗木移栽后容易出现树势变弱乃至死亡的现象。应用容器育苗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苗木在移栽过程中发生的根系损伤,无缓苗期,苗木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土壤环境,移栽后期养护压力较小。以五角枫(Acermono)这种苗木为例,这种苗木对于土壤、气候有着极高的要求,移栽后容易出现地上地下部分营养失衡的情况,导致树体回芽或死亡,成活率较低。自从进行五角枫容器育苗后,技术部门通过统一调配基质,为苗木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促进地下和地上部分养分流通,使之达到营养平衡,移栽成活率显著提升[2]。

1.2栽培可控性强

就容器育苗技术本身而言,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说高度的可操控性,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苗木种类,选择合适的栽植容器、基质,应用滴灌技术,进行根系定向培育,进行养分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苗木培育质量[2]。为了促进园林苗木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应该在上述方面加以改进,以充分彰显其技术优势。以容器苗基质为例,可选择的基质有草炭、木屑、腐殖质、锯末、腐熟羊粪、蛭石等,根据苗木生长营养需求,合理设计基质配比。

2.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流程

2.1育苗季节及种子处理

一年中,五六月份或春节前后均可育苗,以春育夏造为最佳,在霜期过后的2月底至3月中上旬,当日均温度>10℃是,即可进行春播,9月底至10月上旬,日均温度<20℃,即可进行秋播。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浸泡于0.5%高锰酸钾溶液中3至5min消毒,取出后洗净,再浸泡于GGR6号20—30ppm中4至12h,以浸涨为宜,再取出晾干。

2.2圃地选择

选择圃地时,应遵循“育苗绕着造林山头转”的原则,在造林地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避风的山坡或者山窝作为育苗圃地,这样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运输成本。

2.3容器选择

在选择育苗容器时,应该选择通气透水性好、可循环利用、稳固性和解体性好的容器,比如说无纺布袋容器、打孔塑料薄膜袋。

2.4配制营养土

配置营养土时,应就地取材,根据当地土壤特性,合理配置其他材料,保证土壤性能达标。选择土壤时,尽量选择通气透水性好、保肥性好、肥效高、有利根团形成的材料,比如说地面10cm以下的黄心土、堆肥、厩肥、磷肥、灶灰、枯饼等,配置材料捣碎过筛,混合堆沤15至30d,充分腐熟后混合使用[3]。最后一步,测定营养土酸碱度,根据苗木需求,增添适量熟石灰或老墙土加以调节。

2.5温床催芽及芽苗管理

用粒径为2至3mm的洁净河砂,铺制厚10cm宽100cm的砂床,或者在普通大田苗床上铺一层4至6cm厚的黄心土,作为催芽床,将晾干备用的种子,以0.25至0.35kg/m2的播种量均匀撒在催芽床上,覆盖细砂,浇水浇透,用竹片在催芽床上方横向插成拱形,盖上农膜,定期换气控温,促进发芽。通常情况下,播种7至15d后,种芽露出床面,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5至30℃,多浇水,如若发现猝倒病、立枯病,及时喷洒敌克松、多菌灵喷等的800倍液,当种苗长到3至4cm高时,即可起苗移栽[4]。

2.6营养土装袋和容器苗床设置

营养土装袋时,工作人员一手撑开薄膜袋口,一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

满,沿苗床东西方向摆放,留足步道,开好排水沟。

2.7移栽

移栽前一日,芽苗床、装好袋的营养土淋透水,将移栽的芽苗起出,置入GGR6号10—15ppm溶液中沾根,使用锲形竹签,在容器袋土中心点垂直插一洞眼,植入芽苗,植入深度以不露白色根为宜,再增加土壤压紧芽苗。

2.8苗期管理

在苗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浇水,移栽15d后,施加氮肥,每隔10d,浇水时施加0.1%尿素或1%的尿水,45d后,施加复合肥,百日苗出圃前施肥4至5次即可。同时,加强病虫害管理,移栽7d后,喷洒1%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预防芽苗猝倒病、立枯病,喷洒灭蚁灵消灭白蚁,晚间使用新鲜菜叶诱杀地老虎,使用磷化锌艾毒饵诱杀老鼠。

2.9炼苗

一颗粗壮、顶芽完整、基本木质化的苗木,即达到出圃标准,而且,不用苗木种类在苗高与径粗上有着不同的标准,一般针叶树苗高度需达到12cm,地径需达到0.25cm,阔叶树苗高为15至20cm,地径为0.3至0.4cm,速生树种例如桉树苗高需达到20cm,地径需达到0.4cm[5]。达到出圃标准的树苗,应停肥控水,移苗炼苗,将容器苗床边缘护土扒开后,单个移动容器苗,截断主根,促进侧根生长。

2.10整地造林

春季育苗造林,应该在3月至5月前完成整地,春节前后造林,应在上一年秋季至12月前完成整地,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40×40×30cm的孔洞,施肥,表土还穴。造林时,用土箕或竹筐将容器苗装运上山,摆放在孔洞旁,撕破容器苗薄膜袋,或者是撕脱容器苗薄膜底部,在孔洞中央扒开一个比容器苗袋深的穴,将容器苗置入,压实周围土壤,再覆盖一层松土,使根团土与穴面齐平。

3.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苗木栽植方式,园林苗木容器化栽植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全面提升园林绿化事业的技术水平,实现苗木栽培环节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是园林绿化工程在苗木栽培模块的发展方向。不过,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较为落后,为了缩小差距,技术人员应该加大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建立容器育苗试点基地,制定专业容器育苗技术规程,促进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仁卷,郑坚,马晓华,黄建,刘洪见,张旭乐.无柄小叶榕、浙江樟及木荷容器育苗方案优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02):42-47.

[2]傅国林,龙伟,余裕龙,张晔华,方庆,蒋建潮.轻基质组分对油橄榄扦插容器育苗的影响[J/OL].经济林研究,2019(02):176-181.

[3]许传森.生物质复合轻基质与容器育苗综合新技术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J].林业科技通讯,2019(01):28-31.

[4]陈琴,陈代喜,黄开勇,程琳,谭文婧,蓝肖,董利军,戴俊.杉木沙床容器育苗的水分、电导率及温度平衡能力[J].广西林业科学,2019,48(01):20-26.

[5]郑丽,徐绳武,夏文娟,余安安,施仕胜,杨硕,瞿和平.苎麻地膜覆盖防草的效果及对柑桔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9,48(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