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曾新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66例妊高症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6.06%和3.03%,对照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21.21%和21.2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5.76%,护理组产妇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评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高症孕产妇;临床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妊高症是当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高血压综合症状[1],这种疾病通常在产妇的妊娠期很容易发生,一旦治疗不当就会造成产妇的全身性痉挛,给产妇的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对胎儿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危害着胎儿及其产妇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工作开展,同时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做好产妇围产期护理工作。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妊高症产妇,分别实施系统性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08月-2016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妊高症产妇,每组各33例。护理组,年龄22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30.11±3.09)岁。对照组,年龄22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30.17±3.07)岁。两组产妇在入院时进行血压检测,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高于90。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2],(1)心理护理:妊高症的产妇一般心理负担比较重,由于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同时经多方面渠道消息的了解,对妊高症有一定的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增加病情的发展,为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热情、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体状况,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计划。可举例成功的妊高症产妇分娩的案例,告知产妇只要积极配合,胎儿及自身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消除产妇的忧虑,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护理人员与产妇的家属积极的沟通,向家属讲明此时家人的陪伴、呵护、关心对产妇的情绪调整非常重要,需要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调整产妇的状态,配合积极的治疗[2]。(2)基础护理:产妇的基础护理应从产妇的饮食上作为重点,饮食应以低盐高蛋白、高营养,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同时食物应易消化,保障产妇营养的均衡。妊高症产妇肢体水肿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可定时为产妇进行相应的按摩,帮助产妇放松,同时可播放轻柔的音乐,舒缓产妇的紧张状态[3]。环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病房环境是产妇入院后居住的主要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一定要为产妇提供一个舒适、安静且温馨的环境,能够做好室内空气、温度、光照强度等方面的护理操作,保持室内通风情况良好,及时的告知患者家属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4],保持病房的安静。对产妇做好血压等相关检测,并告知产妇及家属做好自我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发生危险。(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指导,在护理工作开展过早,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聊天谈话、或者是医院内部的电视网络等播放有关的健康知识,这样有助于产妇在病房内戴着时可以主动去观看有关的健康知识,掌握丰富的健康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其妊娠期的护理效果。(4)分娩护理:妊高症产妇容易出现先兆子痫,所以做好产妇的急救准备,检测好产妇的24小时液体的出入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妇的巡视,对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的产妇重点观察,防止产妇情况突变。做好胎儿的全面检测,包括胎心,胎动等,并注意产妇有无阴道流血先兆。妊高症产妇的用药应严格遵医嘱,掌握好药物的使用量及方法[4]。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调整呼吸状态,协助进行分娩,并告知产妇目前的状况,使产妇安心并积极配合分娩。产妇分娩过程做好剖宫产手术的准备,防止产妇出现突发状况。(5)产后护理:产妇分娩结束后,告知产妇的状况并积极夸奖、鼓励产妇;对产妇的生活、饮食以及胎儿的护理做好全面指导。重视对产妇产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操作,产妇在围生产期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的告知临床医师,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实施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和不良反应出现,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护理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出现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对比

护理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6.06%和3.03%,对照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分别是21.21%和21.2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

护理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是6.06%,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4.24%,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妊高症是妊娠期临床较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都有严重的影响。据相关统计报道[5],妊高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危险因素,所以临床要注重妊高症产妇的治疗以及护理。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妊高症产妇,分别实施系统性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护理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结果以及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5.76%,护理组产妇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了妊高症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评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传丽.妊高症孕产妇护理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解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4:499.

[2]王敏.临床护理干预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167-168.

[3]李燕.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08:116-117.

[4]刘秀兰.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03:175.

[5]贺惠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21(2):162-163.

[6]阿那古力阿布拉.80例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评价[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9):190.

[7]黄荣荣.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J].大家健康,2014,8(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