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行业在成本管理上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机械加工行业在成本管理上的策略探究

李建军1李建富2

1:兖矿东华重工煤机装备制造分公司山东济宁2720002: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场激烈竞争的脚步,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产品的成本,有效计算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润,促进市场竞争力。机械加工行业想要在市场上立稳脚跟,不仅要依靠创新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高超的营销手段与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样也需要企业内部对产品的成本管理,有效降低成本而不降低产品质量,对企业成本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关键词:机械加工;成本管理

引言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同程度上增强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使一些机械加工企业出现了销售上的微利润,甚至某些产品为零利润销售。随着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的销售利润逐年减少,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势在必行。如何在众多企业激烈的竞争中夺取市场和有效发展空间,和如何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成为了众多企业管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1.机械加工的生产特点

其产品的生产特点为品种多,批量生产,产品工艺路线灵活,结构清楚明确,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生产方式以订单生产为主,市场预测为辅,对生产计划的定制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产品部件多数为自行生产制造和外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及废弃品出入库频繁,库存量大、品种多等特点。

2.机械加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机械加工企业对成本管理不重视,管理方法也十分陈旧,并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市场竞争不仅仅是销售额的竞争,也是成本管理上的竞争,因为一个成品从进货渠道、货源都是在竞争之列。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环节比较薄弱,长久以来生产方都是以销售定产量,在销售与成本方面,企业管理人员更重视产品的销售渠道,忽略产品的成本管理,缺乏成本管理观念,忽略了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生产环节上的成本的控制,给企业内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机械加工企业,加工产品的各种物料资源的采购和生产都是以最长生产周期而提前预支储备出来的,过长的储备周期使库存与加工品的储备所用的费用过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内部成本过高,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2.2成本管理方法还比较传统、手段落后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作业管理的作业成本法、分解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法以及传统的计划成本法。传统的计划成本管理方法基于预算和实际执行的比较,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执行。作业成本管理法对作业成本的归集提出严格要求,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使用的最多。标准成本管理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之父理论,因其需要对成本分解,在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前期工作比较繁琐,应用的不多。目前,机械加工行业成本管理惯用的手段基本上是手工控制,在大数据、互联网+、共享数据等背景下,继续使用手工控制将会使数据处理力不从心,也很难使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做到优化。如果大型的机械加工产品的分解工作手工来做工作量就很重,有时很难保证及时、准确的分解,如果某一环节,如工时定额、材料定额、加工工艺等出现分解的偏差再由手工来调整就会使前面工作功亏一篑。即使能仔细计算,但耗费时间,有时间会错过生产的最佳时机。

2.3企业成本信息失真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管理职能之一,所以信息也是管理的基础。如果成本信息失真,就会造成成本管理的失控。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两项内容,一是成本核算,二是成本管理和控制。如果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的控制也会流于形式,造成控制偏差,也会使得领导层的战略决策偏离轨道。更有甚者,部分国有机械加工企业或者大一点的上市公司,有些时候出于某些行政领导的偏好或者上市圈钱的目的而人为的调整成本数据,编造或者篡改成本数据,这也会导致成本信息失真,这是成本管理的大忌。

2.4材料采购机制存在漏洞

个别机械加工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机制,其采购也没有程序可以遵循。在采购材料的环节容易被人为操作和控制,主持采购的经办人很容易与材料供应商进行博弈或者进行暗箱操作以获取其个人私利。这样采购的材料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且价格往往偏高,导致成本大幅提高,严重危及了正常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绩效。

3.增强机械加工成本管理的有效应用

3.1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由员工组成,员工直接负责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企业第一线员工要比企业管理层人员更了解产品生产的状况,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成本控制观念,要全方位提升企业每一名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设立奖罚分明的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奖罚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来激励一些在企业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企业员工,通过完善的奖罚激励制度,促进产品成本的降低。使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主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员工自身的主动管理意识,认真执行员工首位负责制度,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参与降低企业成本的积极性,另外,企业要定期举行员工在职培训,免费为员工举办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课程的培训,积极灌输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增加员工成本管理理论的认知度。

3.2学习标杆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提升成本控制手段

机械加工企业可以不断学习业内标杆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也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成本控制手段方面,能否实施计算机或数量模型化的成本控制手段?比如基于约束条件下的线性规划方法就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再比如,可以采用数学的方法,如建立一个数理模型,通过模型或者系统数学的方法来定量分析,为成本管理者提供合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信息。

3.3做实成本信息,挖掘成本节约的潜力

机械加工企业要做实基础数据,就要在核算上下功夫,每个零件和每道工序的成本数据要考虑齐全;制造费用归集之前要考虑必须是不能直接分配的才进行归集,归集的时候要考虑间接人工费用、检检、车间管理、样样品制造、车间水电暖、机械加工设备的折旧等。只有考虑全面了,成本节约的节点才会更充分,才更能挖掘成本节约的潜力。

3.4完善材料采购机制,堵塞漏洞

在材料采购机制方面,机械加工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采购机制,明确材料采购工作,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于大额的采购要网上报价,择优录用合作。对于不能公开报价的可以先确定对象范围,然后公示并接受监督,最终确定,确定供应商的时候要综合全面考虑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信誉、以往的业绩、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报表、售后的服务等内容。此外,机械加工企业可以对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建立诚信档案,并不断充实供应商的队伍,企业选择的余地越大,越不容易出现舞弊和腐败,越能控制和管理好采购成本。

结语

机械加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来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逐渐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未来发展之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并不断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创新成本管理手段,优化产品库存量,从原材料的资源采购到生产加工环境,到成品出厂、销售渠道等都要层层把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利润。

参考文献:

[1]辛鹏.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

[2]刘彦.企业成本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