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理论用于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PDCA循环理论用于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分析

周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5000)

【摘要】目的:对PDCA管理系统应用于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展开研究。选取我科近一年时间内带教的40名实习护生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常规带教的方式进行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实验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结合带教进行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经过一个相同的带教周期后,对两个组别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接收程度及实践操作水平进行全面的考核,进行结果对比处理,对两个组别实习护生的考核结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考核结果数据显示,经过一个周期的带教学习后,实验组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接收程度及实践操作水平均优于对比组实习护生,其两个组别所形成的数据具备一定的对比差异性。结论:运用PDCA管理是一种更为科学且更适合进行实习护生带教的科学带教方法,其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带教效果,应该被广泛的宣传和应用于医院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

【关键词】实习护生带教;PDCA管理模式;临床带教;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05-01

引言:针对医院实习护生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对其方法的选择应该满足学习快、效率高的带教方法来进行,通过对实习护生的快速带教来实现实习护生更快、更早的融入到对病患的独立护理中去。在进行相关方法选择的过程中,采用PDCA模式进行对实习护生的带教,可以做到有效的针对性及补充式学习,使实习护生在更快完成被带教外实现了护生带教全程的自主补充式学习,有助于实习护生的全面快速发展[1]。本文就在带教过程中使用PDCA模式进行带教,对实习护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认知和记录,现将其具体带教效果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选取近一年时间来到我科进行实习的4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40名护生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护生20名,年龄范围在19—25岁之间,性别均为女性,其中大专毕业16名,本科毕业4名,且在接受带教前均无临床护理工作体验;实验组护生20名,年龄范围在18—24岁之间,性别均为女性;其中大专毕业14名,本科毕业6名。且在接受带教前所有护生也均无临床护理相关实践经验。两个组别各项影响数据的情况最终统计相对较为平衡,其最终统计结果具备一定的对比分析意义。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两个组别实习护生根据对其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学习;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带教学习[2]。两个组别均经过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

1.2.2比较方法

对两个组别实习护生经过一个带教周期后,其最终护理理论知识接受程度及护理实践操作水平进行数据方法的比较,并对其最终结果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全面采集及统计,并对其最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最终数据对比具备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可形成数据统计对比分析(P<0.05)。

2.结果

针对两个组别的最终护理理论知识接受程度及护理实践操作水平进行全面综合的数据统计,其最终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护理理论知识接受度及实际操作水平统计表

对表格数据统计分析可得,实验组实习护生数据无论从护理理论知识接受度还是护理实践操作水平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护生,表明在进行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护生的带教时,护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护理实践操作顺序的提升,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实习护生带教方式。

3.讨论

护士的职责就是形成和医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进行相关病患的治疗护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医疗关乎患者的健康及安全,所以相对护士的要求更为苛刻,护士在进行辅助医生实施治疗及相关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及更为熟练的操作性[3],从而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的同时提升整体治疗效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在针对实习护生上岗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护生临床带教的合格化,这个过程中就要做好对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的选择,在对护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选取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生的岗前专业培训,其具备更为严谨的学习性,并且在针对护生培训过程中,护生受训速度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护生临床带教的效率。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护生临床带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其四个方面的全面把控,以便带教过程中的流畅性及效率性。首先,应该做好对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计划部分的全面策划,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做好对三个方面的全面计划:1.对实习护生的全面了解。针对护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定位、组别划分,确保每个组别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在一个标准线上。2.带教实施的全面计划。在进行带教前期,拟定科室规章制度及实践带教情况的分期计划,并根据不同组别的护生制定不同程度的带教计划。3.出科带教考核。对待护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制定相应的考核表进行考核评分。其次,应该做好对执行部分的全面计划。制定好计划相关的具体带教实施内容,针对护生进行全面的带教实施,做好对不同组别不同细节的实施把控,确保带教实施环节[4]。接着,带教老师应做好实施结果的全面检查。带教老师应该做好相应的计划,对实施过后各组护生的实施结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考核,确保实施过程的全面性及掌握有效性。最后,带教老师应做好对检查结果的全面有效化问题处理及解决。对全部环节中护生欠缺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提出及更正,对整体实施过程中护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惑,确保护生对计划所授知识及实践的全面化接受,保证护生能尽快掌握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佩芬.PDCA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279-280.

[2]穆娟娟,许春艳.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

[3]新华.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

[4]谢琴.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