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王延利商向红焦玉萍王艳峰卜霞

王延利商向红焦玉萍王艳峰卜霞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200)

【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肾内科常见容易发生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防范护理风险。结论经常总结梳理肾内科护理风险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07-0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关注有加,牵涉到护理人员的投诉和诉讼案件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肾内科患者危重率高,病情进展快、易反复、预后差,护理任务繁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笔者结合肾内科护理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肾病患者护理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为减少和避免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

1护理风险隐患因素分析

1.1职业道德因素。患者住院全过程都离不开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问题。护理人员法规意识淡漠,对职业风险缺乏足够认识[1],工作不负责任,对患者不关心,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等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致使错抄或漏抄医嘱,或给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是看错药品剂量导致用药错误;交接班不认真,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一些特殊治疗及特殊检查不交接清楚,致使耽误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至于加重病情。上班不专心,对患者反应的问题不重视,不能及时反映给医师,错过治疗时机。忽视患者心理变化,对患者表现出的反常行为观察不仔细,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导致出现意外。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及家属知识欠缺,引发护理安全。

1.2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因素。肾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专业性质强要求技术高,如果操作不当或技术不熟练,容易引起穿刺瘘不成功或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或损害。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变化快,多数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这就要求护士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去细心照顾观察病人,以免耽误病情耽误治疗。

1.3患者自身因素。有些患者文化素质低,理解接受能力差,也有部分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失去耐心,警惕性放松,不能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如不按时服药,擅自外出,拒绝检查,拒绝翻身,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听劝告,大量进食含钾高的食物致血钾升高或是大量饮水诱发左心衰竭等,这些违医行为都可引起护理安全隐患。肾内科患者,或年老体弱、或因糖尿病肾病视力减退、或肾性贫血营养不良、或使用降糖药和降压药等均会增加跌倒风险;加之地面湿滑,或陪客管理不严,或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则更容易发生跌倒。

1.4院内环境因素。院内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医疗设备完好率、医疗用品和药品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老年住院患者是否发生摔倒、坠床、医疗意外事件等[2]。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护理安全及法制教育,提高防范能力。护理安全与法律息息相关,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施护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端正服务态度。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工作,加强监督,奖罚分明。根据肾内科工作特点,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各个班次人员组织结构合理,力量均衡,防止因某个环节薄弱造成安全隐患。

2.2落实制度,强化护士责任感。(1)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对住院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加强每班交班及巡视,对高危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用语言提醒、搀扶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范与减少跌倒事件发生。(2)发口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将每次口服药分好,特别是利尿、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等药物,要准确按医嘱定时发药,并协助患者服下,以免患者遗忘、漏服或多服。(3)对于有动静脉内瘘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配合保护自身内瘘,共同遵循内瘘“七不原则”:不采血、不注射、不输液、不戴手表、不负重、不测血压、不穿紧袖衣[3]。(4)制定病房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并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宣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防止腹透管牵拉和扭曲。护理人员要每天观察患者的超滤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透液浑浊等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专科知识技能,如了解体外循环凝血的征象,包括:血液颜色加深;透析器中有深色的阴影或条纹;静脉壶或静点壶中有泡沫,随即有血凝块形成;传感器中血液快速充盈;拴住现象(即透析器后静脉管段的血液不能继续流入静脉壶而回流至管段);透析器动脉侧顶端有血凝块存在。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要加强透析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技术操作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2.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多用服务语言,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同意权、自主权,详细告知其相关住院规定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正确陪护,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尊重患者权利,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各项告知签名制,如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深静脉穿刺置管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等。让患者及家属签字认可,以证明知情同意。

针对肾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对于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和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勇.试论新形势下的医院安全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21-223.

[2]孟凡英.肾内科住院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1,19(11):57-58.

[3]多格达斯.透析手册[M].3版.黄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6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