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中学开设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在地方中学开设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莫芬

广西河池宜州市民族中学546300

据一位乡村教育人士算过一笔账:当地在校学生中,小学辍学率为3%,初中辍学率为10%。如果不加以控制,照此推算:六年之后,这个地区的小学累计辍学率将达到18%;而三年后,初中累计辍学率将达到30%之多,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曾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六省十四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其中初二学生流失最多。

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正悄然蔓延。在农村中小学,每一学期、学年都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辍学。现在农村新的文盲人数呈上升趋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地方中学开设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的“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

目前,学生辍学原因颇多。有的因为学习存在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生活费;有的因为长期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管教,放任自流,染上不良习气,因而厌学。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免除中小学生的学杂费等来遏制学生辍学的现象。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良性效应,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控制学生辍学率的作用。

农村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的地方,多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小教学质量较差,每年能考上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少,让人感到希望渺茫。目前我国的大学收费标准较高,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难找工作,这一切就会在人们心目中造成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由此产生大量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

事实上,对于经济能力较弱的家庭来说,当前投资教育的成本和风险太大了。这些家庭的孩子,即使通过各种免费政策,完成小学到中学的学业,但是,高等教育高额的费用让他们望而止步。高成本教育投资的背后,存在着较大的教育投资风险:落榜的压力、就业的困境等。不少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既不想做农活,也做不了农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和孩子的痛。巨大的城乡差别使农民权衡利弊后认识到:早一点辍学,学一门手艺,或进城打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正因为如此,许多农村家长早早就让孩子选择辍学。

如果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读书无用论”是因为当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那么现在的农村孩子辍学,大多数使认为如今这样的书的确无用。

这就不能不令我们反思我们农村教育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教育方法及教学目标了。

二、目前农村课程的设置

现在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及相互融合,都为了引导学生按照主流社会的要求,以城市中心,以升学考试为目的,通过考试和升学,进入城市就业行列。而与当地生产和生计有关的指引,一直处在主流之外,使得农村中学的教材与当地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相脱节,在学校学到一些远离生计的知识。而真正能够在农村成家立业的知识和技能却没学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本土和外部两种自然、文化环境的知识和能力。可目前提供的依然是单一的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中心,哪怕是面对的特尖班、尖子班选剩的学生或低能等明知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如此。因此,要消除农村中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只有从教学目标、内容入手,让孩子们学到谋生、致富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辍学的问题。

三、农村中学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解决农村学生辍学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那么,当务之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部门如何为了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使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能够学到实用的技能。学校要明确自己的育人目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并不是它的唯一目的,它是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在当前的情况下,农村中学教育的目的也应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展开。在课程设置上,可设一些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联系的科目,使学生学以致用,适应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我相信只有让农民经营农业生产也能富起来,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才能降下来,从而达到彻底消除。

四、开设农村中学职业教育课程的措施

目前,农村中学师资的配备是按照教育部所开设课程设置而配备的,他们所掌握的是基础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对一些实用性及操作性知识及技能掌握得较少,不能胜任开设农村中学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

因此,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采用“以城带乡”的资源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上的优势条件,引导城市职业院校根据农村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需求,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如专业课程视频库、技能操作动作分解视频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中学使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竞争机制,由政府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发服务,形成市场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机制,提高资源开发效率与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资源建设手段,逐步构建起面向区域农村中学的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城市和农村中学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断互动,提高资源库建设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推送至学校。同时,构建区域内职教师资交流互动机制,并利用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开展区域内教师在线培训。

教育属于生活,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如一位从事中学教材编写的教师所说的“让教材适合农村是重要的,让教育适合农村则更重要”。我们期待着地方课程、乡土课程的真正实施,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