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的比较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的比较观察

雷玲丽金玲秦瑶曾桂华

雷玲丽金玲秦瑶曾桂华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目的:对供应室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所带来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总结有效清洗方法、制定合理器械清洗操作方法。方法:通过常规性器械污染方法,分别将外科剪置于新鲜血液中1、2、3、4、5小时,并将每个时间段的外科剪样品平均分为4组,对不同清洗方法造成的外科剪清洗质量差异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清洗方法对于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器械放置时间的长短对于清洗效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P<0.05)。结论:相比于人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显示出了高效、质优的特点,多酶法效果好于清水法,另外医疗器械应清洗及时能够极大提升清洗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供应室器械器械清洗清洗方法观察比较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60-01

医疗器械常因临床应用粘附有一定量的血迹、分泌物及脓迹等,存在严重污染性和传染性,因此及时、有效的清洁过程及清洗之后的消毒灭菌是对于供应室污染器械处理十分必要的,而清洗为有效消除微生物、有害离子的首要与有效措施[1]。为了实现对供应室器械的科学、完善清洗,选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器械的洁净度,我们通过选取2000把外科剪通过设立人为可控污染,并控制清洗效果影响因素,进而分析比较不同清洗方法,现做如下报道。

1材料和实验方法

1.1材料首先,选择2000把统一尺寸(14cm)首次使用的外科剪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器械。其次,以血液作为污染物,所取血液为剖宫产手术或人流手术的新鲜血液,未添加任何物质,如盐水等。再次,以水与多酶清洗剂用于器械清洗,并在每次分批浸泡器械后均及时更换。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前选用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程序调制(包括清洗、消毒及干燥程序)的热力清洗消毒机,在确认程序正确后方可进行整个清洗过程。最后,在进行实验之前,以邻甲苯胺法通过潜血试剂进行试剂敏感度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2mg/L阳性值),根据试剂的变色结果,以“+”“-”分别表示阳性与阴性。

1.2实验方法

1.2.1制备污染器械方法取所选择的外科剪,将其关节开、合浸入到血液污染物中,保证器械的所有部位,如关节轴、表面都可见污染血液。将污染器械在22℃室温、60%湿度下密闭于箱中保存15min,即可制得污染器械样品。

1.2.2对污染器械进行分组分别将外科剪置于新鲜血液中1、2、3、4、5小时,并将每个时间段的外科剪平均、随机分为4组,共计1000件。

1.2.3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器械的机械清洗分别对四个分组的器械继续进行如下的清洗方法:第一,清水机洗法,即将所制备的污染器械放入只有清水的清洗机中,不加任何添加剂;第二,多酶浸泡法,即通过向清洗机器中加入多酶清洗剂中,将污染器械样品浸泡10min并用清洗专用水清洗的方法;第三,多酶机洗法,即将所制备的污染器械直接加入清洗机专用水中,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加入多酶清洗剂不断清洗的方法;第四,冲洗法联合多酶浸泡法,即先对所制备的污染器械进行清水冲洗,后以多酶清洗剂浸泡10min的方法[2]。

在实验中,以全自动热力清洗消毒机进行机械清洗,并按照标准器械清洗方法设置各项参数。在放入机器之前,保证所有污染器械的关节都被打开,以U型支架支撑,斜立放置于规格为340mm×250mm×70mm的标准器械放置筐中,以器械放置框的载重承受范围进行一定数量器械的放置,最后将标准器械放置筐安放至清洗器底层。按照如下程序对清洗器进行设置:1min预热—5min主洗至水温达45℃—自动加入一定量清洗剂—10min冲洗—60℃时自动停止程序运行,最终水可达1.6μs/cm的电导率。另外,清洗机酶浓度以1:200配制,随着每一批次器械的更换,及时更换酶溶液,温度为40℃。

1.2.4清洗效果判断对所有污染器械样品的清洗效果测试均在关节轴处采样并进行潜血实验,通过肉眼判断试剂的实际变色情况,以“+”、“-”分别表示阳性与阴性。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对实验开展之前器械的污染情况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器械浸泡不同时长、以不同清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4种清洗方法所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如图1所示为不同血液浸渍时长条件下制备的、通过不同清洗方法得到的样品污染情况统计表。能够看出,器械污染情况(污染时间的长短)、清洗方法对于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14种清洗方法所得结果的统计表

器械污染

3讨论

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污染源各异,如何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器械清洗方法至关重要。潜血试验法为目前我国医学上较多采用的、用于评价器械血液残留的方法,具有便捷、简单及准确等特点[3]。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在器械的实际清洗过程中,清洗效果会因污染时长、清洗方法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一方面,相关操作人员应及时的对污染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宜的清洗方法,不仅能够省时省力,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麦莉华;;医院供应室对器械清洗效果质控管理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年11期

[2]黎儒青;蒋天伦;肖瑞卿;林武存;任德会;曾杰;帅桂珍;采用~(137)CSγ射线辐照灭活红细胞血液制品中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7年01期

[3]俞琦;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记录管理效果评价[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