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阿替普酶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凌敏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作出总结与分析。方法:将“阿替普酶”“不良反应”作为检索词,对2001年—2018年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结果:阿替普酶所致ADR中,男性占64.29%,女性占35.71%;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7岁;ADR出现最快的2min,最迟者为第2d;大多数ADR均为1d内发生,为速发型;主要临床症状为畏冷寒战高热、口舌部血管源性水肿、过敏并发外周血肿、颅内出血、休克、上肢软组织内出血、多脏器功能损伤、肾动脉栓塞等,涉及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在临床应用阿替普酶时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针对症状做出相应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阿替普酶;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03-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指南特别推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作为首选溶栓药物[1]。阿替普酶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血流不稳定的急性大面积栓塞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2]。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阿替普酶所致不良反应案例,经过整理和分析,为阿替普酶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阿替普酶”“不良反应”作为检索词,对2001年—2018年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12篇,涉及案例14例。

1.2方法

剔除综述、重复案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的年龄、性别、时间、临床症状、治疗与预后。

2.结果

2.1年龄与性别分布

所致ADR中,男性9例,占64.29%,女性5例,占35.71%;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7岁。<50岁1例,占比7.14%;50~60岁4例,占比28.57%;61~70岁5例,占比35.72%;>71岁4例,占比28.57%。见表1。

表1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2.3ADR的治疗与预后

所有14例ADR中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其余均预后良好,无死亡。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溶栓,对症治疗。出现口舌部血管源性水肿时给予苯海拉明肌肉注射,插入鼻咽通气道,甲泼尼龙静脉推注,口服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出现畏冷寒战高热时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抗过敏治疗。出现颅内出血时查头颅CT显示梗死后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形成脑疝,予以急诊“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出现过敏反应并发外周血肿时给予面罩吸氧,多巴胺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补充血容量;同时另建一静脉通路,给予多巴胺+氯化钠静脉滴注维持血压,甘露醇快速滴注降颅内压,苯海拉明肌内注射。

3.结论

所有ADR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为9例,占比64.29%。老年人的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衰竭,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降低,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而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阿替普酶溶栓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前NIHSS评分>20、超过时间窗的治疗、CT已经显示梗死的病灶、较低的血清血小板值、高血糖以及高龄。专家共识及指南指出,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10mmol·L-1),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提升溶栓后再通良好率和预后良好率[3]。使用rt-PA致休克的可能机制包括:体内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之后,纤溶酶可以通过直接裂解C1、C3为Cla、C3a,激活补体级联反应;通过释放大量C4a、C5a和激肽C2等,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发生过敏反应。同时激活缓激肽通路,致使缓激肽大量生成,引起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引起休克[4]。rt-PA致舌血管源性水肿的原因为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于激肽酶Ⅱ,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提高激肽水平,引起血管扩张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从而加重舌血管源性水肿症状[5]。

在临床应用阿替普酶时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针对症状做出相应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颖.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1例报道[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151.

[2]宁俊凯,杨昌云.阿替普酶致畏冷寒战高热1例[J].医药导报,2014,33(8):1106.

[3]于浩,周永刚.阿替普酶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7):443.

[4]杨晓玲,李飞,冯佳梁.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致休克1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8,31(4):263.

[5]李明,孙大勇,韩杰,孙晓培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致舌血管源性水肿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