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

宋芳芳

宋芳芳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545005

摘要:通过多年对高考的研究,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的显著变化。从高考历史出题的方向来看,“贝多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学生需要有分析问题、解析材料的能力;从中国教育的现实来看,历史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更加突出。于是,如何转变历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为了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新课改形势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转变

为了体现新课程课念,实现三维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适应新课改形势,广大教学工作者都在不懈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学工作者也不例外。那么,何为新课改?我的理解是围绕新课程的新三维目标,以过程与方法为核心,针对不同的知识种类和技能要求,使学生能通过设定的过程与方法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必须向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和所学内容的关键点,同时还必须掌握上课的一些新技巧等等。新课改要求老师打破垄断课堂的局面,要求老师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过是为学生的课堂服务的一个“服务者、导游者、导购者、导向者”而已。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潮流不可逆转,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课改理念的广泛冲击下,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探索与实践。那么在全国各地课改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根据自身的实践进行探索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地转变我们原来的教学模式呢?根据一年多的摸索,我对自己的实践作出了以下总结:

一、转变历史教学模式第一步——改进教学程序与方法

1、研究新教材并与现有教材相结合。对于现有教材的局限性,我们教师必须参考新教材,用新的要求与观点指导教学,提前研究新教材,走在课改的前面。但是也不能脱离现有教材,必须进行有机的综合。

2、更新备课方式,必须备教法与学法。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的可有可无的程序,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经年累月而没有变化,最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实,备课是非常关键的程序,教师必须在备教法的同时,准备学生的学法。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顺利升学,以便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也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探究问题。老师应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要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此外,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反而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现今的白板交互教学模式的使用为我们的互动课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教师不能排斥技术的更新,而应该加以研究、充分利用。

二、转变历史教学模式第二步——反省、改进与提高

1、不能脱离高中学生教育实际与思维水平。“历史学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以及获得见解的方式、途径,重在其原有水平基础上有新的开拓、新的见解,并非要求学生进行深刻的历史研究去否定前人。”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只能给他们提供片面、肤浅的历史认识,难以对历史产生很深刻的理解,即使有一些新的观点和体会,也会因根基不牢难以立足。我们必须结合中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现状,不能凭空拔高、好高鹜远。

2、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只重思维训练,走向泡沫极端。历史知识横贯古今,这正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可在学生尚未系统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急于创新,加大思维训练,悖离知识研究的规律,如此思维不过是无本之源,难以真正达到思维训练目的。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思维绝不可能脱离知识的载体而凭空存在,没有无知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在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学习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同时,也应避免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矫枉过正,只重思维能力训练,不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历史思维训练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就会成为思维泡沫,不堪一击。

3、不能在课改创新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将历史真实与戏说混为一谈。教师可能为了提高学生兴趣,也可能为了标新立异,再加上近年来影视作品“戏说”之风盛行,结果导致在历史教育过程中违背历史真实、胡编乱造的“戏说”倾向十分普遍,从课堂场面上看似乎热闹,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与规律不甚了解,这样往往会误导学生对历史的客观把握,最终使历史教育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三、结束语

经过一年多的课改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历史教学的可喜变化,转变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在探索中我深信,我们教师自己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更应该主动研究教学、探究教学、改善教学。

新模式开发了他们的自信力与创造力,不断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诚然,只有敢于尝试,认真研究,不断反省和改进,我们的课改才有效率,才有活力,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成长的、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我们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芝兰《新课标改革中的历史教学》.河北鹿泉市教研室,2011。

[2]袁金华等主编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