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人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谈如何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人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范学伟1,李红丽2

一、引言

对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来讲,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人员素质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必须的工作。人是第一要素,人是最关键的要素,优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需要人去掌握、去操作、去实现其价值;优质的服务和管理,需要人去创造、人去实施、人去实现。特别是作为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深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机构的发展,所以对机构内不同部门的各类人员都要不断地进行培训、教育考核和管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各个机构每年对培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结果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通过培训员工,使其学习内容转化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把人力变成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使技术机构具有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机构人员的分类及需求分析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的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都是差别化开展工作,同时人员的学历、参加工作年限、个人素质都有所差别,故各类不同人员对培训的需求也不相同,根据人员需求调研分析及相关工作经验,现将人员分类及培训需求分析总结如下:

1.新进人员

对于新进人员,培训重点应在帮助其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的及任务,保证其尽快了解计量基础知识,熟悉计量技术法规,掌握计量专业技能,符合从事计量专业技术岗位的资质要求,尽快融入到工作岗位。

2.老员工

对于老员工,则应根据机构的发展和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展培训项目。他们都是曾经接受过多次计量知识培训的人员,也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单一的授课方式并不可取,但计量知识又要不断的进行温故知新,所以可以通过科研项目或“以赛代培”的方式进行培训,采取自学的方式不断的提高老员工的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

3.实验室内审员

根据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考核规范的相关管理要求,每年定期要对机构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包括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进行内部审核,在审核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所以要定期对机构内审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技术机构的最新政策、要求和掌握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要求和方法。

4.业务及样品收发管理人员

业务及样品收发管理工作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直接与顾客进行交流的窗口,窗口人员直接代表了机构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他们承担着样品接收、业务咨询等工作,为提升机构服务水平,提高业务管理人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必须加强对业务及样品收发管理开展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计量基础知识、机构的资质情况及可开展业务类型、机构各专业实验室授权范围内可开展的检定/校准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知识。

三、培训方式的选择

在培训过程中,要确立“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尽快培养”的原则,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培养方式。

1.内部培训

机构可充分利用内部资深员工和技术骨干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他们经验丰富,对新进人员、转岗人员进行“传、帮、带”,实施统一授课及点对点教授等,可迅速提高初级人员的计量基础及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在时间和费用成本上也是最划算的。另外,如果本机构人员无法开展的培训内容,可把专家、学者请进来,针对人员的需求及薄弱环节进行相关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讲座培训和技术指导。

2.外出学习培训

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人员参加上级技术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及外出学习,可以定期到一些先进发达的省级院所进行考察、进修和专业交流活动,进而学习其他机构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拓展视野和更新知识。机构应注重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在机构内定期举行以宣讲形式进行的外出人员学习汇报会,达到以参会者为纽带,将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可全院共享的一种资源,让更多人受益,形成全院重能力,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提高。

3.举办竞赛形式

计量基础知识竞赛及实际操作技能大比武是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一项有效的举措。培训学习有时难免单调些,尤其是针对老员工,通过竞赛与比武的形式,可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竞赛和比武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业务水平。

4.互动交流形式

在培训的形式中,互动交流也是一种效果突出的方式。尤其针对业务及样品收发管理人员,最基本要掌握的就是单位的资质能力及各专业开展的项目,如果只按照机构资质证书上开展的项目进行培训学习,是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的,现在同一类型计量设备命名缺多种多样,命名一样的计量性能方面还有差异,为了更好的了解开展项目的情况,建议业务及样品收发管理人员与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提高业务能力水平的目的。

四、培训的有效性评价

培训的目的是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在培训结束之后要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改进和完善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提供参考。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的对象一是受培训人员;二是培训管理者。

1.对受培训人员培训效果的反馈

对受培训人员培训效果的反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考试与观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即在每次培训结束后,对受培训人员进行提问、笔试和现场测试的形式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一个初步评价,再通过观察受培训者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变化来综合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2.对培训管理工作的反馈

通过对受培训人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反馈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调查问卷格式如下:

五、结束语

总之,对于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来说,做好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使计量技术机构的人才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金字塔”形计量人才梯队,就有了事业发展的基础,发挥职能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偰德翱.构建科学高效的实验室人员培训体系.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4年,第4期,(50~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