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吴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吴倩

吴倩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方法:随机筛选出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按照不同急诊消化内镜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再实施相应的防范策略,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0%,观察组为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0%,观察组是9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实施相应的防范策略,有助于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与应用。

【关键词】急诊消化内镜护理;常见问题;防范策略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愈来愈广,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消化道异物、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病情通常较为危急,处理不及时的话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前通常需要行急诊消化内镜检查,以确定患者病情[2]。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重视风险护理,有助于避免不安全护理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随机筛选出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展开对比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②均行急诊消化内镜检查;③符合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标准;④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按照不同急诊消化内镜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63岁,平均(41.2±8.1)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62岁,平均(41.5±8.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再实施相应的防范策略。经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1)院内感染:消化内镜检查是一项介入性操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难度较大,难以达到100%的消毒、灭菌,因此较易引发细菌感染;(2)交接班:病房护士和急诊护士分别隶属于两个科室,其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病房护士对急诊消化内镜护理相关知识与操作较不娴熟,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容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加上急诊护理的工作量大,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的交接工作容易出现交代不清、注意事项嘱咐不全的情况,因此会增加患者的护理风险;(3)医疗器械转运:消化内镜检查所需的配件较多,急诊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配件缺失,导致抢救延迟;且消化内镜器械在转运期间容易出现主机接触不良、损伤等情况,转运风险较高;(4)患者心理:急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危急,且临床症状表现较为明显,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情绪波动大,则容易依法医疗纠纷。相应的防范策略主要包括(1)重视消毒灭菌管理:做好消毒与灭菌工作,内镜使用后严格按照标准与流程进行清洗,保证足够的浸泡时间,同时做好消毒后的质检工作;(2)重视交接班管理:制定并不断完善交接班制度,要求急诊护士将患者详细的诊疗过程及后期注意要点告知病房护士,重点说明放置引流管患者的护理,确保责任到位;(3)重视器械转运的防护:尽可能地减少器械转运次数,必须转运时应尽量缩短转运距离,转运前安排电梯提前等候,确保快速、安全转运;转运期间做好器械的保护,防止出现器械遗漏、磕碰、接触不良等情况;(4)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交流,了解其相关病史,分析其心理状态与抗压能力,对恐惧、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鼓励与支持,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以消除其疑虑,同时告知消化内镜检查优势、流程、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诊疗后出现轻微腹痛、腹胀为正常情况,无需担心。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坠床/摔倒、呛咳/误吸、低氧血症、报告发送错误、检查项目错误。(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0%,观察组为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消化内镜检查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业务,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于精确、高效、快捷,尤其在止血方面,优势更为突出[4]。然而,受仪器操作、护理技术、患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急诊消化内镜检查期间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护理质量明显下降[5]。

随着急诊消化内镜检查人数的不断增加,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其服务质量也越来越受关注。提升护理质量成为急诊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6]。我院为了进一步提升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全面分析了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通过重视消毒灭菌管理、交接班管理、器械转运的防护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避免了院内感染、交接班、医疗器械转运、患者心理等护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对比此前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分析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实施相应的防范策略,有助于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阚泽云.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J].医药前沿,2017,7(13):87-88.

[2]倪晓玲.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917-7918.

[3]吴晓瑾.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J].临床研究,2015,23(6):238-239.

[4]龙春云.探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保健文汇,2017(12):123-124.

[5]刘子燕,高峰鸿,金晶,等.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面临的问题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06-207.

[6]牟利英.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面临的问题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学,2015(2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