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陈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陈诚

陈诚

陈诚

杭州湖头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12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离不开城市道路建设事业的贡献,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家队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和工期,因此有关单位必须认真研究施工规范,严格控制各种程序,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开发的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工程质量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在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因为容易给道路带来质量安全风险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始终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加强质量管理。只有高质量的城市道路,才能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增强政府形象和城市形象。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几个问题

(1)城市道路建设用地大多是交通干线,复杂而狭窄,人流量大,交通难以控制,封闭的交通非常困难,所以施工作业往往要选择在人流量大,交通不集中的时间。另外,施工现场的光纤电缆、给水管、燃气管、雨污水管等管道相互交织、相互干扰,给施工带来很多不方便,遇见这种情况原本狭小的空间就会显得更加拥挤,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支离破碎,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2鉴于以上几点,为了减少对人民群众生活上的影响,我们要在施工进度提出相应的要求。可以提前完成施工任务,不可以推迟完成。如果要提前完成,就要相关施工单位根据原来的工期时间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时间,保证施工进度的彻底性。

(3)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光缆、燃气、采暖、电力、供水、电信等管线的位置不清楚的问题。如果盲目施工,将造成管道的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严重影响道路建设的进程。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提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也是质量的创造者。因此,提高施工质量,必须提高施工参与方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全面提高管理质量,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此外,建设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岗位的责任和对人的责任,发展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项目质量评价方法。建设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和大型结构施工档案,明确交付监理批准的工程的质量责任。

2.2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主要为政府的财政筹集资金,这可能在确定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方面产生更大的随机性。此外,市政道路的设计应结合城市的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多方面考虑和给排水、电力、燃气和通信管道的布局和交叉问题,避免大规模的路线和管道的调整。布局冲突。因此,施工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协调各管道单位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让设计单位交接一个高层次的设计。

2.3加强建筑材料的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计划有关标准选择合格供应商,对水泥、钢铁、石材等散装原料实行招标采购。除对有关质量认证材料进行检验外,对进料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和抽样。禁止进入不合格原材料,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钢筋焊接质量的质量控制、路基填筑含水量控制等材料,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质量风险。

2.4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基坑开挖施工质量控制。开挖路基应当按照设计断面和坡度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或欠挖。边坡开挖后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坡面。严禁开挖不当引起的边坡失稳或坍塌。在土方开挖中,严禁采用爆破方法或土方开挖。确保施工安全;石方开挖边坡严禁过度爆破,非特殊情况下不允许进行大爆破施工。边坡修复和边坡稳定也是施工的主要过程。边坡开挖层两侧应采用弱松动爆破或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的稳定。爆破工程必须经过各种准备工作才能完成。

(2)填筑路基施工填筑质量控制一般应以同类土体进行,填筑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填筑断面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轧制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在填筑路基之前,将清除原地面上的草、根、作物、地表腐殖质和其他碎屑,用平地机将其平整,然后在填筑前用压路机压实。如果原地面和表面土壤在清理表面后含水量大,则需要将其松动、粉碎、烘干,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许含水量。在允许偏差的条件下,重型振动压路机直接用于轧制,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如果路基位于泥质土、欠固结土或砂质土中,属于孔隙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软土层,则应全部开挖软土,并根据当地情况调整软土,更换合适的填料,再分层压实,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严格控制松散路面的厚度,层状路堤的填筑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压实前必须对每一层松散路面的厚度进行检验。路基填筑物碾压的实时性,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由低到高的碾压原则。

2.5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控制的难点。为了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平整度、厚度三项指标,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

(1)强度控制: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中,应选用优质水泥、碎石、外加剂等原材料,采用科学的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掺入一定量的二级放电粉煤灰,有利于获得高光洁度、光滑的外观,提高经济效益。

(2)厚度控制: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通过设置基准线后进行检查和控制。在基准高程存在误差的情况下,基准高程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1cm)内调整,调整长度应大于20m。

(3)平整度控制:选择先进的铺装机械,确保设备匹配合理。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机可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而布料机和改进后的挖掘机可保证摊铺机对路面混凝土的布料要求。

2.6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方法

(1)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凝土拌和时,应控制温度、油石比和材料级配。沥青、矿物粉和集料的各项规格必须按要求配比。混合沥青混合料应均匀、无白、无团聚或严重粗、细分离现象。

(2)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尽可能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根据生产能力、速度和距离综合考虑货车的数量。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温,保证铺装温度。运输时间通常少于0.5小时。

(3)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设计厚度和宽度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验摊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和夯实频率均匀移动,禁止在摊铺过程中间改变速度或停止。

2.7工程质量验收

建设项目的质量,由参与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合验收,政府交通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办事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最终确认。验证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的技术标准,以及是否能够交付。市政道路工程验收应当公平、公正、科学。

三、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严格控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征的各种因素,严格执行目标规划和设计规范的有关程序,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职业道德。完善工程师队伍,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使道路达到高质量,将质量问题保持在最低限度,避免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岳宁,张胜龙.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7:166.

[2]刘建滨.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5,11:185.

[3]佟建伟.建筑土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02:93-94.

[4]韩贤.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3:202.